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引言
437ccm必赢国际首页欢迎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创办于1996年,至今已有19年的办学历史和经验积累,现有专业教师14人,企业兼职教师10人,累计为社会培养合格毕业生3600余人。自1998年开办高职教育以来,进行了三次较大的专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
1998年以来,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切入点,加强专业能力培养,改革课程体系,独立设置实践教学体系。2003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推行“双证书”制度为切入点,在加强实践教学的同时,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专业课程,构建课程体系,形成了体现职业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
2006年以来,实施“4+1+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4学期完成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专业基本技能课程和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学习、1学期专业核心技能强化训练、1学期半年的校外顶岗实习。
2009年以来,在学院“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生产育人”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借鉴“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重构课程体系,开发学习领域课程,探索和实践“教学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建设具有“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突出生产的校内实训基地和突出教学功能的校外实习基地,形成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
1 专业分析
1.1 专业调研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自2008至2014年,分别由专业带头人等牵头派出多名教师分13批次,深入省内外19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专业调研。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集机械、电子、电气、计算机控制等技术领域于一体的复合型专业。该专业面向社会的职业岗位(群)多,涉及行业面广,特别是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其专业应用领域越来越广。
通过走访河南奇瑞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海马机车制造有限公司、开封东京空气分离有限公司、开封东丽阀门制造有限公司、河南欧帕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中信重型机械集团、中集华骏车辆厂、开封宏达五金电器厂和天元空间结构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网络调查、媒体调查和对必赢官网本专业近三年600名毕业生的就业调查等多种形式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作了深入的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分布于汽车制造企业、装备制造业、空分行业、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局、电梯制造、铁路建设等公司,从事制造行业和维护行业较多,也有部分学生走上了设计岗位,专业对口率在85%以上,显示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情况相当吻合。
调研数据表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有32%从事机床维护维修,25%的毕业生从事机床装调,13%的毕业生从事机电产品的加工,12%的毕业生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改造,5%的学生从事设备改造,4%学生从事机电产品的销售,9%的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本专业无关。其中,55%的毕业生就业岗位要求得到维修电工中级证书,20%的毕业生就业岗位要求得到数控车工或铣工证书,10%的毕业生就业岗位要求得到国家三维实体CAD认证,6%的毕业生就业岗位要求得到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证书,另有9%的毕业生需要得到专业以外的证书。
调研的数据来源表明,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需求量大面广,存在10万年薪请不到技师的现象,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型人才极其紧缺。与此相反,简单操作工需求在下降,这反映了近几年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企业用工成本上升,转而使用大量的自动化设备进行生产制造,减少人工操作和用工数量,降低劳动量,进一步提升了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要求。
劳动力市场出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严重短缺, 国家已经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列为紧缺人才,针对以上发展趋势加大职业教育的改革力度,加快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十分必要。
调查中,我们发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主要集中在:
(1)良好的道德品质、诚信、团结协作与奉献精神、钻研精神、创新与发展的能力等;
(2)必须够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是毕业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4)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5)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通过对上述调研,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需求及培养模式的探索有了新认识,积累了经验,对专业教学改革有重要指导意义。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中原经济区要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特别是郑汴工业走廊,制造业高速发展,为提高产品质量及加工效率,实施自动化生产,加工设备的自动化已是大势所趋,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已被各制造业部门所重视,业内已出现严重缺口。
针对上述调研结果,校企合作,与企业人员一起分析论证,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进行准确定位,对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与质量标准进行调整和优化。
1.2 专业定位
根据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要求,为切实加强对专业建设、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的指导,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聘请了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等组成了437ccm必赢国际首页欢迎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共同确定了本专业的定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服务面向、毕业生就业部门、就业岗位以及职业(岗位)证书要求见表1-1所示。
表1-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定位
服务面向
|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
|
就业部门
|
机电装备制造行业,水利水电行业,汽车制造业,机械加工行业,轻工、家用电器、电子制造业,模具制造业,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与开发行业,机电装备销售和租赁行业。
|
就业岗位
|
机电产品生产岗位,机电设备操作岗位,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修岗位,机电产品的销售员,机电产品设计员,现场技术员,工艺技术员,现场管理。
|
岗位证书
|
维修电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数控车床或铣床操作工,电气工程师培训证书,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中级),国家三维实体CAD认证,黄河水院精湛技能证书。
|
1.3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知识,面向机电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从事机电设备的操作、使用、安装、调试、维修、改造和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积极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升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严格推行多证书制度,学生在毕业前,本专业毕业生至少应获取维修电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证书,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中级),国家三维实体CAD认证中的一种对就业有实际帮助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以外,还必须获取437ccm必赢国际首页欢迎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精湛技能证书。
437ccm必赢国际首页欢迎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精湛技能证书是学院为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针对本专业面对的职业岗位要求(职业标准或技术等级),用以体现学生从事相关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而设立的技能登记证书。
登记项目应涵盖专业面对的主要职业岗位,将职业标准或技术等级标准融入相关课程,课程结束后,参照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方式组织考核认证。考核成绩分为精湛、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精湛与合格等级直接记入技能证书,不合格者可以申请重新认证,直至合格为止。以此强化就业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注重就业能力养成。
1.4 招生对象及学制
(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
(2)学 制:三年。
1.5 人才规格与质量标准
1.5.1 知识结构及标准
(1)了解国家的基本法律、法规,会运用相关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
(2)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3)掌握机械图识读与绘制、机械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与气动、测试技术、控制工程基础、专业英语、计算机语言等专业基础知识;
(4)掌握电机与电气控制、PLC应用技术、数控机床及应用、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先进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机器人技术、机电设备管理等专业知识。
1.5.2 能力结构及标准
(1)能具有获取本专业前沿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的自学能力;
(2)能具有运用数学、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的知识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
(3)会熟练识读和绘制机械零件图、电气原理图和液压系统图;
(4)会熟练操作和维护常用机电加工设备;
(5)能熟练进行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与维修;
(6)能熟练进行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与调试维修;
(7)能熟练进行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8)能获取维修电工、数控车床或铣床操作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其中一种)中级工职业技术等级证书。
1.5.3 素质结构及标准
(1)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努力奋斗的远大理想;
(2)具有明确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
(3)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4)具有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刻苦钻研的实干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
(6)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7)具有良好的交流与表达能力。
1.5.4 精湛技能证书考核项目
(1)职业道德与法律基本素质;
(2)英语应用(A、B级);
(3)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等级考试文管二级);
(4)交流与表达(中级);
(5)维修电工(中级);
(6)数控车床(中级);
(7)数控铣床(中级);
(8)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中级);
(9)电气工程师培训证书(中级);
(10)国家三维实体CAD认证(中级)。
2 专业课程体系
2.1 工作过程分析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项目建设组通过广泛的调研和分析论证,并借鉴“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方法,按照“工作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行动领域 职业能力 学习领域”的过程构建本专业核心技能学习领域。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岗位分析见表2-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见表2-2。
表2-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岗位分析表
工作岗位(群)
|
业务范围
|
工作领域
|
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护
|
1.机械加工生产设备的零件图和装配图识读
2.自动化生产设备的零件图和装配图识读
3.自动化生产装配线设备的安装、调试
4.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维修 5.其它生产线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修
6.机电设备性能检测和验收 7.机电产品质量检验
|
PLC控制系统的简单设计、安装与调试
机电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机电产品生产线的组装与调试
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维修
检测元件的安装与使用
伺服及动力系统的安装与使用
|
传统机械装备的
自动化改造
|
1.普通车床的操作 2.普通铣床的操作
3.普通车床电气原理图的识读 4.普通铣床电气原理图的识读
5.普通钻床液压系统图的识读 6.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简单设计、安装与调试
7.PLC控制系统和动力系统的简单设计、安装与调试
8.液压系统的简单设计、安装与调试。
|
继电器控制系统设计
电机的选型与使用
普通设备的自动化改造
自动化设备的操作与使用
触摸屏应用系统的开发与使用
变频器的使用
检测系统的简单设计
|
数控设备的维修
|
1.数控车床与铣床的选用 2.数控车床与铣床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3.数控车床与铣床的简单操作
4.识读数控车床与铣床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5.识读数控车床与铣床的电气原理图
6.识读数控车床与铣床的液压原理图
7.西门子数控系统的基本参数的调整和设定
8.发那科数控系统的基本参数的调整和设定
9.数控车床与铣床的故障诊断和维修
10.数控车床与铣床的安装、调试和验收
|
数控车床的日常管理、故障诊断与维修
数控铣床的日常管理、故障诊断与维修
数控车床的安装、调试和验收
数控铣床的安装、调试和验收
|
工业机器人的
安装与维护
|
1.机械手的零件图和装配图识读。
2.机械手液压原理图的识读。
3.机械手电气原理图的识读
4.传感器和伺服功能部件的选型与使用
5.机械手定位精度的检测与改善
6.机械手的操作、安装与维护。
|
机械手的操作、使用与日常管理
机械手的精度调整与改善
机械手的安装、调试与验收
|
先进制造与检测设备的操作与使用
|
1.激光加工设备的操作、管理与日常维护。
2.激光检测设备的操作、管理与日常维护。
3.电火花设备的操作、管理与日常维护。
4.线切割设备的操作、管理与日常维护。
|
激光加工设备的操作与使用
激光检测设备的操作与使用
线切割设备的操作与使用
电火花加工设备的操作与使用
|
机电设备销售
与管理
|
1.机电产品销售和营销管理
2.机电产品的售后技术服务
3.机电设备的生产现场管理
|
机电产品生产的质量检验与质量管理
|
表2-2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行动领域
|
典型工作任务
|
职业能力
|
课程设置
|
机床电气配盘及维修
|
1.继电器控制系统安装
2普通机床的电气原理识读
3.数控机床的电气原理识读
4.机械手的电气原理图识读
|
1.能熟练识读电机控制系统原理图
2.能熟练识读典型机床控制系统原理图
3.熟悉普通机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能进行电机直接启动控制系统配盘
5.能进行电机降压启动控制系统配盘
6.能进行电机调速及制动控制系统配盘
7.能对机床常见故障进行检修
8.熟悉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9.具有铣床日常维护保养的能力
10.具有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
《电机与电气控制》
《PLC原理及应用》
《机器人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
《机床电气控制实习》
《液压与气动实习》
《PLC实习》
|
PLC控制系统开发调试
|
1.PLC 结构原理
2.PLC程序编制
3.PLC控制电机
4.PLC及变频器系统控制
5.触摸屏的应用
|
1.熟悉PLC的结构原理
2.熟练掌握三菱PLC的指令系统和编程方法
3.能熟练应用PLC设计控制电机程序
4.能根据系统实际要求,对PLC进行选型
5.能对PLC硬件系统进行设计、接线
6.能根据控制要求进行PLC程序设计
7.能熟练使用PLC编程及仿真软件
7.能对小型的PLC系统进行设计、安装、调试
8.能正确的调整变频器的常用参数
9.能用变频器来调整电机的转速
10.能实现PLC与变频器配合调整电机转速
11.能用触摸屏控制电机的运行
12.能完成PLC,变频器,触摸屏控制系统的调试、运行和分析,对出现的控制故障能进行处理解决
13.具有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
液压与气动系统安装调试
|
1.普通机床液压系统
2.数控机床液压系统
3.工业机械手液压系统
|
1.液压及气动系统图的识读
2.液压元件、气动元件的拆装
3.液压气动回路的设计
4.液压元器件的选用
5.具有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
钳工操作
|
1.零件的手工制作
2.零件的修复
3.产品的装配
4.产品质量检验
|
1.能熟练识读机械零件图与装配图
2.能熟练使用常用量具进行零件的检验
3.能熟练使用常用的钳工工具及设备
4.能进行划线、锯割、锉削、錾削、钻削、攻丝、套丝等钳工操作
5.熟悉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6.能进行一般机械产品的装配
7.能进行简单零件的修复
8.具有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
《数控机床及应用》
《先进制造技术》
《金工实习》
《数控机床实习》
|
普通车床操作
|
1.车削加工生产准备
2.零件车削加工
3.产品质量检验
4.车床的保养
|
1.能熟练识读机械零件图与装配图
2.能熟练使用常用量具进行零件的检测
3.熟悉普通车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能进行普通车床的基本操作
5.能使用普通车床进行端面、台阶面、圆柱面、圆锥面的车削
6.能使用普通车床进行成形表面的车削
7.能使用普通车床进行沟槽、三角螺纹、梯形螺纹的车削
8.熟悉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9.熟悉常用材料的性能及热处理方法
10.具有车床日常维护保养的能力
11.具有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
数控加工设备安装、调试、维修
|
1.设备的故障诊断
2.设备修理方案的制订
3.设备的日常管理
4.设备修理的准备工作
5.一般机床的调试维修
6.设备精度检测
|
1.能熟练识读机械零件图与装配图
2.能熟练识读机床电气原理图、液压系统图
3.能熟练识读机床使用说明书、机床结构图册
4.熟悉维修前的准备工作
5.能熟练使用常见的维修工具
6.能进行常见机床机械结构的故障诊断与修理
7.能进行常见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
8.能进行常见机床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9.熟悉设备维修制度
10.熟悉设备的维修方式及选择原则
11.熟悉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12.具有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
《机电创新技术应用》
《企业设备管理》
《机电创新实习》
|
售后服务
|
1.设备的安装
2.设备的故障诊断
3.设备现场维修
4.设备的使用培训
|
1.能熟练识读机械零件图与装配图
2.能熟练识读机床电气原理图、液压系统图
3.能熟练识读机床使用说明书、机床结构图册
4.熟悉常见机床的调试过程
5.熟悉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的流程
6.能熟练使用常见的维修工具
7.能进行常见机床机械结构的故障诊断与修理
8.能进行常见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
9.能进行常见机床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10.能进行机床使用的培训
11.熟悉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12.具有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
2.2 课程设置
2.2.1 课程设置思想
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所面向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通过广泛的调研和科学的归类分析,围绕如何达到所要求的职业能力,设置相应的教学环节,通过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组织教学,并引入与职业岗位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岗位操作规程,校企合作构建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以工作过程为主导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交叉融合的基础课教学系统和实践环节教学系统组成,见图2-1。
图2-1 两系统设计思路示意图
2.2.2 课程模块
校企合作共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按照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能力课程、职业拓展课程、顶岗实习等模块形成专业课程模块构建表(表2-3)。
表2-3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模块构建表
类别
|
课程名称
|
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标准)
|
课程相关的
实习实训项目
|
|
|
|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
|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
黄河水院“职业道德与法律基本素质”认证标准
|
实例分析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
|
|
实例分析
|
|
体育与健康
|
|
运动项目训练
|
|
高等数学
|
国家职业核心能力“数字运用”测评与认证标准
|
应用实例分析
|
|
英语
|
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测试”B级认证标准
|
设备说明书翻译
|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①国家职业核心能力“信息处理”测评与认证标准
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认证标准
③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文管认证标准
|
计算机操作实训
|
|
交流与表达
|
①国家职业核心能力“与人交流”测评与认证标准
②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认证标准
|
演讲与应用文写作
|
|
专业基本技能课程
|
机械制图
|
制图员认证标准
|
零件测绘实训
|
|
机械基础
|
|
金工、钳工实习
|
|
电工电子技术应用
|
|
电工电子实训
|
|
机制工艺学
|
|
课内实训
|
|
三维设计软件
|
|
课内实训
|
|
计算机语言
|
|
计算机语言实训
|
|
液压与气动
|
|
液压与气动实训
|
|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
|
|
课内实训
|
|
专业核心技能课程
|
电机与电气控制
|
维修电工(中级)认证标准
|
机床电气控制实训
|
|
PLC应用技术
|
PLC工程师认证标准
|
PLC、变频器、组态技术综合实训
|
|
数控机床及应用
|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数控车床操作(数控铣床操作、加工中心操作)中级工认证标准
|
机械零件数控加工
|
|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
|
|
数控维修实习
|
|
先进制造技术
|
|
课内实训
|
|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
|
|
课内实训
|
|
机器人技术
|
|
课内实训
|
|
职业拓展课程
|
机电创新技术应用
|
|
课内实训
|
|
组态技术
|
|
课内实训
|
|
电子CAD
|
|
上机训练
|
|
CAD/CAM应用基础
|
全国数控工艺员认证标准
|
CAD/CAM技术实训
|
|
自动化仪表与测量技术
|
|
校外参观
|
|
企业设备管理
|
|
课内实训
|
|
工厂供电
|
|
校外参观
|
|
自动化生产线技术
|
|
校外参观
|
|
单列实训与
顶岗实习
|
军训及入学教育
|
|
军训
|
|
金工实习
|
|
实习车间顶岗
|
|
机械制图综合训练
|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制图员(中级)认证标准
|
制图训练
|
|
电工实习
|
|
照明及电子线路安装
|
|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
|
|
二级减速机构设计
|
|
电子实习
|
|
数字钟电路设计安装
|
|
计算机语言综合训练
|
|
软件编程
|
|
机床电气控制实习
|
维修电工(中级)认证标准
|
机床电气控制
系统配盘
|
|
液压与气动实习
|
|
液压与气动系统故障分析排除
|
|
工艺工装课程设计
|
|
零件的夹具,工艺
规程设计
|
|
PLC实习
|
PLC程序设计师
|
PLC编程仿真、PLC变频器控制电机调速
|
|
单片机实习
|
|
单片机软件编程
|
|
数控机床实习
|
国家职业技能数控车床操作(中级)、数控铣床操作工(中级)、加工中心操作工(中级)认证
|
机械零件数控加工
|
|
技能鉴定实践培训
|
维修电工(中级)认证标准
|
机床电气配盘及维修
|
|
CAD/CAM综合训练
|
全国数控工艺员(中级)、国家三维实体CAD认证(中级)认证标准
|
零件自动编程与加工
|
|
机电创新实习
|
|
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
|
|
毕业实习
|
|
企业生产实习
|
|
2.3 主干课程描述
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是与工作岗位对应的一类专业课程,包括《电机与电气控制》、《PLC应用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课程。使学生获取从事机电技术应用生产一线岗位工作必备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核心技能。
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描述如下:
2.3.1 电机与电气控制
(1)课程定位:《电机与电气控制》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技能课程,课程的任务是讲授常用直流和交流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运行特性,常用控制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特性及选用方法。讲授低压电器元件的结构与原理,继电器—接触器电气控制的基本线路,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分析,常见电气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能够解决简单的工业控制中的实际问题。
(2)学分、学时:3.5学分,52学时(理论46学时,实践6学时)。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学习直流电机、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机械特性等知识。
②学习低压电器的基本结构原理,典型继电器—接触器的控制电路,使学生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继电器接触器电路分析设计能力,并获得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
③使学生掌握数控技术中经常用到的光栅、光电编码器、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等测控设备的基本结构、原理和应用方法。
技能目标:
①能对电机进行选用、测试、接线与维护。
②能查阅电气设计国家标准和有关资料,进行简单继电器接触器电路设计、接线安装与故障检修。
③能简单应用光栅、光电编码器、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等测控设备。
态度目标:
学习态度认真,积极发言,按时上下课;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工作认真、严谨,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实习;独立思考,有创新精神。
(4)主要内容:包括电机原理、低压电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典型机床控制电路、步进电机、伺服电机几部分内容。如表2-4所示。
表2-4 《电机与电气控制》课程学习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学习型工作任务
|
学 时
|
项目一
|
直流电机
|
1.直流电机的结构与原理
|
2
|
8
|
2.并励(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
2
|
3.并励(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反转与制动
|
4
|
项目二
|
异步电动机
|
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原理
|
2
|
10
|
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分析
|
2
|
3.三相异步电机的起动、制动、调速及换向
|
4
|
4.单相异步电机的应用
|
2
|
项目三
|
低压电器及基本电气控制电路
|
1.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原理及选用
|
6
|
16
|
2.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电路图
|
2
|
3.电动机启动控制电路
|
4
|
4.电动机制动控制电路
|
2
|
5.多速电动机控制电路
|
2
|
项目四
|
典型机床控制电路
|
1.C650型卧式车床电气控制电路
|
2
|
12
|
2.M7120型平面磨床电气控制电路
|
2
|
3.Z3040型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电路
|
2
|
4.X62W型万能铣床电气控制电路
|
4
|
5.T68型镗床电气控制电路
|
2
|
项目五
|
控制电机及检测装置
|
1.测速发电机,光栅,光电编码器的原理及应用
|
2
|
6
|
2.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
4
|
总 计
|
52
|
(5)课程内单列的实训项目:机床电气控制实习。
2.3.2 PLC应用技术
(1)课程定位:
《PLC应用技术》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技能课程,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三菱PLC的结构、基本原理、指令系统、编程方法、简单A/D,D/A转换模块、以及变频器、触摸屏的原理和应用,能够解决工业控制中的实际问题。
(2)学分、学时:5学分,72学时(理论66学时,实践6学时)。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学习三菱PLC的结构、基本原理、指令系统、编程方法知识。
②学习变频器,触摸屏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
③使学生掌握特殊功能模块A/D和D/A的原理与应用。
④掌握三菱编程和仿真软件、触摸屏的编程仿真软件、以及组态软件的应用。
技能目标:
①能对PLC、变频器、触摸屏进行选用、接线与维护。
②能查阅电气设计国家标准和有关资料,进行简单PLC程序设计、接线安装与维护检修。
③能对PLC的特殊功能模块进行选用、编程与接线。
④能应用组态软件实现对简单控制系统的监控。
态度目标:
学习态度认真,积极发言,按时上下课;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工作认真、严谨,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实习;独立思考,有创新精神。
(4)主要内容:
包括PLC、变频器、特殊功能模块、触摸屏等几部分内容。如表2-5所示。
表2-5 《PLC应用技术》课程学习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学习型工作任务
|
学时
|
项目一
|
三菱FX系列PLC的原理及基本指令编程
|
1. 认识FX系列PLC的工作原理
|
4
|
14
|
2.电机正反转、星三角控制系统的PLC程序设计
|
4
|
3. 十字路口交通灯步进指令设计
|
6
|
项目二
|
三菱FX系列PLC的功能指令
|
1. 应用功能指令控制步进电机
|
4
|
14
|
2. 应用功能指令实现停车场车位控制
|
4
|
3. 简易定时报警器的设计
|
6
|
项目三
|
三菱PLC特殊功能
模块及变频器
|
1.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编程应用
|
4
|
12
|
2.应用PLC、变频器控制电机启停
|
4
|
3.PLC变频器对货物升降系统控制
|
4
|
项目四
|
触摸屏监控
组态工程
|
1. 灯塔系统组态调试
|
6
|
30
|
2. 抢答器系统组态调试
|
8
|
3. 电机星三角启动触摸屏设计
|
8
|
4. 自动售货机触摸屏设计
|
8
|
期末考核
|
2
|
2
|
总 计
|
72
|
(5)课程内单列的实训项目:PLC实习。
2.3.3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
(1)课程定位:《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概念、典型数控系统的维护与故障诊断、伺服系统的故障分析与维修、数控机床床机械结构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机床电气与可编程控制器的故障分析与维修、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实例。具备数控机床安装、调试,故障诊断与维修的能力。
(2)学分、学时:3学分,44学时(理论24学时,实践20学时)。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掌握数控机床机械部件的工作原理及机械调整。
②通过对数控系统参数、接口、PLC 编程及调试的学习, 了解数控系统及P LC 之间的信息交换原理。
③通过对典型数控系统的硬件结构的学习, 掌握数控系统、伺服单元、主轴控制单元、可编程控制器之间的物理连接。
④通过对实例的学习, 获得数控维修的经验、思路及方法。
技能目标:
①能掌握数控故障排除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②能对数控机床的典型机械故障进行查找及排除。
③能对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故障进行查找及排除。
④能善于观察,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态度目标:
学习态度认真,积极发言,按时上下课;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工作认真、严谨,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实习;独立思考,有创新精神。
(4)主要内容:包括数控机床系统安装调试与验收,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进给驱动系统的典型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车床刀架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数控系统参数的备份与恢复。如表2-6所示。
表2-6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及维修》课程学习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学习任务
|
学 时
|
项目一
|
数控机床系统安装调试与验收
|
1.数控机床安装、调试和验收。
|
2
|
6
|
2.数控机床的精度检测
|
4
|
项目二
|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
1.主轴不能转动故障维修。
|
6
|
12
|
2.主轴速度慢、主轴振动故障维修。
|
6
|
项目三
|
数控进给驱动系统的典型故障诊断与维修
|
1.电动机一开始就不转。
|
4
|
10
|
2.开机找不到参考点或找不准参考点。
|
6
|
项目四
|
数控车床刀架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
1.电动刀架锁不紧。
|
6
|
10
|
2.电动刀架某一刀号转动不停止、其余刀位可以转动
|
4
|
项目五
|
数控系统参数的备份与恢复
|
1.FANUC数控系统的数据备份。
|
2
|
6
|
2.西门子数控系统的数据备份
|
2
|
3.华中数控系统的数据备份。
|
2
|
总 计
|
44
|
(5)课程内单列的实训项目:数控机床实习。
2.3.4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
(1)课程定位:《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技能课程,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检测、控制、执行等功能部件以及各通用部件组成系统完成特定功能所应熟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解决工业生产中实现减少人员劳动和实现精密运动控制等自动化改造中的实际问题。
(2)学分、学时:4.5学分,66学时(理论60学时,实践6学时)。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学习检测技术、各种控制器、伺服或步进电动机等知识,并培养学生相关的技能。
②学习常用自动化机构与通用控制器等知识,使学生建立利用通用控制器和信号检测器件提取信号并实现某些控制功能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初步具有这方面的分析设计能力,并获得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
③使学生掌握步进电动机和伺服电动机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以及定位如角度定位和直线位置定位的分析方法。具有应用控制电机实现工件定位以一定精度控制其位置和姿态的能力。
技能目标:
①能进行检测模块的选用及性能参数的选择,控制信号选取,选择合理控制器。
②能查阅机电一体化设计资料,进行简单系统搭建。
③能对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系统搭建调试,能够使用编码器原理设计闭环回路,提高系统控制精度。
态度目标:
学习态度认真,积极发言,按时上下课;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工作认真、严谨,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实习;独立思考,有创新精神。
(4)主要内容:包括信号提取技术、信号的传输与接口技术、控制电机的使用方法、PLC伺服模块的使用、数控系统的使用、工业控制机的使用等几部分内容。如表2-7所示。
表2-7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课程学习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学习型工作任务
|
学时
|
项目一
|
工业现场环境下的各种信号提取技术
|
1.开关量数据提取的步骤和方法
|
2
|
10
|
2.位移量数据提取的步骤和方法
|
2
|
3.模拟量数据提取的步骤和方法
|
2
|
4.使用编码器测量角度并显示
|
2
|
5.测量精度的检查和评价
|
2
|
项目二
|
信号的传输与接口技术
|
1.通用串口线的数据传输方法
|
2
|
10
|
2.总线型串口线的数据传输方法
|
2
|
3.编制传输程序
|
2
|
4.数据传输参数设置
|
2
|
5.数据传输性能的检查和评价
|
2
|
项目三
|
控制电机的使用方法
|
1.步进电动机的角度定位及精度分析
|
2
|
10
|
2.步进电动机的直线定位及精度分析
|
2
|
3.伺服电动机的角度定位及精度分析
|
2
|
4.伺服电动机的直线定位及精度分析
|
2
|
5.控制电机和滚珠丝杠的联合使用
|
2
|
项目四
|
PLC伺服模块的使用
|
1.伺服模块的功能分析及原理
|
2
|
12
|
2.伺服模块的零点定位方法
|
2
|
3.PLC控制伺服模块的指令及一般方法
|
4
|
4.PLC联合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的通用方法
|
2
|
5.伺服定位系统的检查和评价
|
2
|
项目五
|
数控系统的使用
|
1.数控系统的结构原理
|
2
|
12
|
2.数控系统的功能分析
|
2
|
3.数控系统与传感器模块和伺服模块的连接方案
|
4
|
4.使用数控系统编程实现感知\控制
|
2
|
5.数控系统装配操作和质量的检查和评价
|
2
|
项目六
|
工业控制机的使用
|
1.分析复杂控制的一般方法与手段
|
2
|
12
|
2.确定控制路线和控制手段
|
2
|
3.填写检测与控制点数
|
2
|
4.编制程序
|
2
|
5.使用多轴控制和逻辑量控制实现复杂控制系统
|
2
|
6.复杂控制性能和稳定性的检查和评价
|
2
|
总 计
|
66
|
(5)课程内单列的实训项目:机电创新实习。
2.3.5 机器人技术
(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职院校数控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讲授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自动控制系统架构,传感器基本原理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提高机电一体化综合技术的应用能力。
(2)学分、学时:3学分,44学时(理论24学时,实践20学时)。
(3)教学目标:通过对简单智能机器人的设计和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智能机器人的定义、结构,智能机器人传感器,智能机器人驱动技术,智能机器人位置控制技术,智能机器人的视觉技术基础,智能机器人计算机控制系统;学会编制控制智能机器人运动的软件,了解智能机器人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使学生在学习后,能够进行控制算法设计、微机软件编制,并能将所设计的软件应用于智能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中,使学生对机电控制系统和智能机器人系统有完整的理解。具有安全、文明生产的精神;具有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4)主要内容:该课程主要讲授工业机器人结构、控制和环境感觉技术、编程语言和工业机器人的总体设计。
(5)课程内单列的实训项目:机电创新实习。
2.3.6 顶岗实习或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
(1)课程定位:该课程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是顶岗实习或生产实习。结合1、2、3、4、5学期所学的《电机与电气控制》、《PLC应用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课程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或参加学院与企业合作的生产项目。
(2)学分、学时:21学分,14周,实践420学时。
(3)实训目标:通过顶岗实习或生产性实训使学生以机电设备制造、管理和维修的角色,获取具有实战经验的技能,感受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企业文化。
(4)主要内容:使学生获取从事机电技术应用生产一线岗位工作必备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核心技能。
3 运行与实施
3.1 人才培养模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本点,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以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受益为立足点,推行“依托行业、联合企业、教学生产一体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4+1+1”的人才培养计划,主要突出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培养。
3.1.1 构建“依托行业、联合企业、教学生产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行业 按照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确定专业服务面向的岗位,根据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知识、能力和态度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联合企业 校企合作,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与学校的专业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团队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全程参与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利用企业的设备、场地和专业技术人员优势,进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为企业“订单”培养急需的高技能型人才,为企业进行职工培训和技术服务。制订优惠政策,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吸引企业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教学生产一体化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学习领域课程,建设有真实生产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教学内容是典型化的企业生产岗位工作任务,学生实训是工业自动控制的真实生产环境和真实工作内容,教师授课是边讲理论边实践,“理实合一”,实施结合职业考核标准与企业生产岗位考核标准的专业技能考核与认证系统,突出校内教学的生产性和校外顶岗实习的教学功能,真正实现“教学生产一体化”。
3.1.2 实施“4+1+1”的人才培养计划
“4”是指在前4学期,完成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专业基本技能课程和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学习;第一个“1”是指第5学期主要完成专业核心技能强化训练,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进行职业拓展课程的学习,并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行“后期订单”式的专项能力培训;第二个 “1”是指第6学期在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培养综合职业素质。
实施“双证书”制度,本专业学生在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能够获取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维修电工、数控车床或铣床操作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至少1种)的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并根据具体情况,还可通过电气工程师培训证书,国家三维实体CAD认证等相关的行业认证。
3.2 教学模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保留传统教学模式优点的基础上,突出高职教育特点,更注重学生的练和做。专业核心技能的项目课程采用“教、学、练、做”一体化的项目课程教学模式开展教学,针对专业技能培养设置的实习实训教学采用“实习·生产一体化”的生产性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1)“教、学、练、做”一体化项目课程教学模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总体建设思路,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在项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练、做”一体化的项目课程教学模式,使教师的讲、学生的学、练、做融合为一体,贯穿于整个项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中,所谓“教”即教师讲解示范,“学”即学生学,“练”即学生操作练习,“做”即完成实际生产任务的操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理实合一”,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在理论教学中要密切结合实例,注重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实训教学中结合实际操作讲解理论知识,注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将实训教室与授课教室合为一体;将讲课内容与实践内容合为一体;采用“边教边学、边学边练、边练边做”的方式开展教学,保证了“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通过反复的教、学、练,最终让学生自主完成测绘项目成果。
(2)“三层次六递进”的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
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所面向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通过广泛的调查和科学的归类分析,围绕如何达到所要求的职业能力,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特点和实践教学的内在规律与理论知识的联系,按照“三层次六递进”进行系统化设计。“三层次”是指单项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系统划分成基本技能培养层、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层、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层等三个有机的层次,其中基本技能包括计算机和英语应用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协调沟通能力、日常交往礼仪等。专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电机与电气控制、PLC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机器人技术应用等基本操作技能,是专业综合技能的基础。专业综合能力包括机床电气配盘及维修、PLC控制系统开发调试、液压与气动系统安装调试、数控加工设备安装调试维修及售后服务等技能,是学生在社会职业中直接应用的技能。教学中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综合考虑,使两者相互补充,紧密配合,把知识、技能与素质融为一个整体,通过课内实训环节、单列实训环节、综合实训环节、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完成对学生整体培养目标的实现。“六递进”是指学生技能培养及角色转换,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从熟练到精湛、从实训到生产、从校内到校外、从学生到员工的递进,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见图3-1。
图3-1 “三层次六递进”的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
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其实习实训教学应与实际生产相结合,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将学校的实习教学与企业的生产项目有机结合,与合作企业共同实施“三层次六递进”的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结合工业自动控制生产项目,由专任教师负责现场指导,企业兼职教师负责质量检查,学生自主完成生产任务,达到校企双赢、学生受益的效果。具体实施中,要求实习项目一定是实际生产任务;生产任务一定由学生为主体完成;学校、企业指导教师一定要全程参与生产过程;学校、企业、学生一定要签订三方协议。
3.3 教学进程安排
表3-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
课类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安排
|
理论教学活动周数及课内周学时
|
总计
|
理论
|
课内实训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14周
|
12周
|
12周
|
14周
|
10周
|
0周
|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
|
16010102A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4
|
52
|
42
|
10
|
2
|
2
|
|
|
|
|
16010101A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52
|
42
|
10
|
|
|
2
|
2
|
|
|
17010101A
|
体育与健康
|
4
|
52
|
2
|
50
|
2
|
2
|
|
|
|
|
15010101A
|
高等数学1
|
5
|
80
|
80
|
0
|
4
|
2
|
|
|
|
|
12010101A
|
英语
|
7
|
104
|
104
3
|
0
|
4
|
4
|
|
|
|
|
18010101A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4
|
56
|
28
|
28
|
4
|
|
|
|
|
|
15010102A
|
交流与表达
|
2
|
28
|
14
|
14
|
2
|
|
|
|
|
|
18010102A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
4
|
30
|
30
|
|
2×7
|
|
|
2×8
|
|
|
16010103A
|
形势与政策
|
1
|
|
|
|
|
|
|
|
|
|
专业基本技能课程
|
56030101B
|
机械制图
|
5
|
80
|
50
|
30
|
4
|
2
|
|
|
|
|
56030102B
|
机械基础
|
5
|
76
|
66
|
10
|
2
|
4
|
|
|
|
|
56030103B
|
电工电子技术
|
6
|
96
|
80
|
16
|
|
4
|
4
|
|
|
|
56030104B
|
计算机语言
|
3
|
48
|
24
|
24
|
|
4
|
|
|
|
|
56030105B
|
液压与气动
|
3
|
48
|
38
|
10
|
|
|
4
|
|
|
|
56030106B
|
机制工艺学
|
3
|
48
|
38
|
10
|
|
|
4
|
|
|
|
56030107B
|
*三维设计软件
|
3
|
48
|
18
|
30
|
|
|
4
|
|
|
|
56030108B
|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
|
4
|
56
|
46
|
10
|
|
|
|
4
|
|
|
56030109B
|
*▲数控机床及应用
|
4
|
56
|
46
|
10
|
|
|
|
4
|
|
|
56030110B
|
*▲CAD/CAM应用基础
|
3
|
40
|
20
|
20
|
|
|
|
|
4
|
|
专业核心技能课程
|
56030101C
|
*▲电机与电气控制
|
4
|
60
|
50
|
10
|
|
|
5
|
|
|
|
56030102C
|
*▲PLC原理及应用
|
4
|
56
|
46
|
10
|
|
|
|
4
|
|
|
56030103C
|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
|
3
|
40
|
30
|
10
|
|
|
|
|
4
|
|
职业拓展课程
|
56030101D
|
高等数学2
|
2
|
24
|
24
|
0
|
|
|
2
|
|
|
|
56030102D
|
企业设备管理
|
2
|
24
|
24
|
0
|
|
|
2
|
|
|
|
56030103D
|
专业英语
|
2
|
28
|
20
|
8
|
|
|
|
2
|
|
|
56030104D
|
工厂供电
|
2
|
28
|
20
|
8
|
|
|
|
2
|
|
|
56030105D
|
组态技术
|
2
|
28
|
20
|
8
|
|
|
|
2
|
|
|
56030106D
|
自动化仪表与测量技术
|
2
|
28
|
20
|
8
|
|
|
|
2
|
|
|
56030107D
|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
|
3
|
40
|
30
|
10
|
|
|
|
|
4
|
|
56030108D
|
机器人技术
|
3
|
40
|
30
|
10
|
|
|
|
|
4
|
|
56030109D
|
先进制造技术
|
3
|
40
|
30
|
10
|
|
|
|
|
4
|
|
56030110D
|
特种加工技术
|
3
|
40
|
30
|
10
|
|
|
|
|
4
|
|
56030111D
|
▲机电创新技术应用
|
3
|
40
|
30
|
10
|
|
|
|
|
4
|
|
56030112D
|
自动化生产线技术
|
3
|
40
|
30
|
10
|
|
|
|
|
4
|
|
人文素质选修课
|
8
|
|
|
|
|
|
|
|
|
|
合 计
|
108
|
1406
|
1048
|
358
|
26
|
24
|
25
|
20
|
20
|
0
|
注: 1.课内实训包括实验、随堂技能训练、随堂实习。
2.*为证书课程、▲为重点(主干)课程。
3.职业拓展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不低于10学分的职业拓展课程。
表3-2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进程表
序号
|
实践教学内容
|
学分
|
考核方式
|
实践教学时间安排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1
|
2
|
3
|
4
|
5
|
6
|
10000000S
|
军训及入学教育
|
3
|
平时表现
|
2周
|
|
|
|
|
|
56030101S
|
金工实习
|
3
|
综合考核
|
2周
|
|
|
|
|
|
56030102S
|
CAD/CAM综合训练1
|
3
|
综合考核
|
|
2周
|
|
|
|
|
56030103S
|
电工实习
|
1.5
|
综合考核
|
|
1周
|
|
|
|
|
56030104S
|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
|
1.5
|
综合考核
|
|
1周
|
|
|
|
|
56030105S
|
电子实习
|
1.5
|
综合考核
|
|
|
1周
|
|
|
|
56030106S
|
计算机语言综合训练
|
1.5
|
综合考核
|
|
|
1周
|
|
|
|
56030107S
|
机床电气控制实习
|
3
|
综合考核
|
|
|
2周
|
|
|
|
56030108S
|
液压与气动实习
|
1.5
|
综合考核
|
|
|
1周
|
|
|
|
56030109S
|
PLC实习
|
3
|
综合考核
|
|
|
|
2周
|
|
|
56030110S
|
单片机实习
|
3
|
综合考核
|
|
|
|
2周
|
|
|
56030111S
|
技能鉴定实践培训
|
3
|
综合考核
|
|
|
|
|
2周
|
|
56030112S
|
数控机床实习
|
3
|
综合考核
|
|
|
|
|
2周
|
|
56030113S
|
CAD/CAM综合训练2
|
3
|
综合考核
|
|
|
|
|
2周
|
|
56030114S
|
机电创新实习
|
6
|
综合考核
|
|
|
|
|
4周
|
|
56030115S
|
顶岗实习
|
21
|
报告、答辩
|
|
|
|
|
|
14周
|
20000000S
|
毕业教育及就业指导
|
1.5
|
综合考核
|
|
|
|
|
|
1周
|
合 计
|
63
|
∑=42周
|
4周
|
4周
|
5周
|
4周
|
10周
|
15周
|
3.4 考核与认证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考核与认证包括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职业拓展课程和顶岗实习。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职业拓展课程采用校内考核与认证;顶岗实习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考核与认证,以企业为主;生产实习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考核与认证,以学校为主。
(1)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考核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考核与认证,引入国家职业核心能力测评标准,注重“与人交流、与人沟通、信息处理、自我学习、解决问题、数字应用”等6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其中计算机应用基础与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文管二级)接轨,英语与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接轨,其它课程考核由相关课程组织考核。
(2)专业技术基础课程考核
由校内教师综合考核,成绩分为作业、平时表现和期终考试三部分组成。期终考试以笔试、机试、答辩、论文、总结、报告等形式进行,重点在于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专业核心技能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按照学习情境分别考核,课程考核总成绩是学习情境考核成绩按一定权重的累计。每个学习情境成绩都是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知识的考核 采用笔试、现场答辩、课后作业考评等形式,组织以指导教师为主导学生参加的师生考评组进行考核。考核成绩按100分记,权重占30%。
能力的考核 采用过程考核与成果质量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考核成绩按100分记,权重40%。
态度的考核 分别从按规定着装、遵守操作规程、例行节约(灯、设备、电线、端子、元器件、材料)、奉献精神(帮助别人、主动承担工作、主动打扫公共卫生、整理场地、清理废料)、团队精神、按时上下班和完成工作、操作过程规范、工作认真程度、组织管理能力、与别人沟通交流能力、洁净生产和设备保养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成绩按100分记,权重占30%。
以上三项的考核按各自的权重累计得到学生个人成绩,团队考核也从知识、能力、态度三个方面进行考核,得出团队的成绩,经计算得出学生个人最终成绩。
职业技能认证 职业技能认证分两种情况,一是该课程结束后直接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认证考核;二是该课程结束后,参加437ccm必赢国际首页欢迎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精湛技能证书认证考核。
(4)职业拓展课程考核
由校内教师综合考核。主要根据学生平时表现、操作能力、技术报告和态度综合评定,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给出考核成绩。
(5)校内单列实训考核
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评定,以校内评价为主,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的评价各占一定比重。主要根据学生完成实训成果、平时表现、操作能力、技术报告和态度综合评定,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给出考核成绩。
(6)校外顶岗实习考核
顶岗实习严格执行《校外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考核由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评定,以企业评价为主。校内指导教师主要根据学生的顶岗实习总结、顶岗实习周记、毕业设计论文、毕业答辩和对学生的指导记录进行评定,并填写《顶岗实习鉴定表》;企业指导教师主要根据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素质提高情况进行评定,并填写《顶岗实习鉴定表》,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的评价所占权重各为50%。
(7)精湛技能认证
对职业核心能力的测评认证,一是组织学生参加国家举办的等级认证考试,二是由学院参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核心能力测评标准,组织学生进行测评,考核成绩计入437ccm必赢国际首页欢迎您精湛技能证书。
对专业技术基础和核心技能课程的认证。课程考核结束后参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标准安排训练与考核。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确定的精湛技能考核项目,由承担精湛技能考核的课程组负责考核。考核分为知识考核与技能操作考核。知识考核重在考核知识的应用和相关的操作规程,采用计算机模拟或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知识考核与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对通过考核者,在437ccm必赢国际首页欢迎您精湛技能证书中进行精湛或合格登记,对于考核不合格者可以申请重新认证,直至合格为止。成绩分级如下:
●精湛——理论、实操均在85分以上;
●合格——理论、实操均在60分以上;
●不合格——理论、实操有一项或全部在60分以下。
在省级及以上专业技能竞赛中单项技能项目获奖(三等奖以上),可认定该项技能成绩为精湛。
4 教学条件
4.1 专业教学团队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目前的年招生量200人,现有在校生536人,以两个标准班为单位开展教学。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教学需教师8名;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职业拓展课程、顶岗实习等教学需教师16名。综合考虑专业招生规模、课程设置、教师能力水平等因素,专业教学团队中教师总数为24名。
4.1.1 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兼职教师的基本要求
(1)对专业带头人的基本要求
专业带头人应精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相关理论和知识,了解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动态,掌握国内同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状况,有能力组织、带领专业教学团队开展教学改革和生产科研。
◆组织专业带头人参加教育部培训基地组织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培训,了解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更好地指导专业课程改革。
◆组织专业带头人参加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研讨会,了解国内外机电技术的发展动态,跟踪机电一体化应用的前沿技术。
◆利用假期到相关企业进行专业调研,了解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情况;回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征求他们对专业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指导专业建设,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毕业生的工作适应能力。
(2)对专业骨干教师的基本要求
骨干教师应掌握机电技术应用生产项目的技术设计、组织管理、实施、质量监控等工作流程;协助专业带头人制定专业标准、参与课程体系改革;主持或参与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建设。
◆组织骨干教师参加教育部培训基地组织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培训,参与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工作。
◆组织骨干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技能操作水平。
◆组织骨干教师参加教师讲课比赛,提高教学水平。
◆组织骨干教师协助专业带头人参与专业建设与核心课程建设,编制教学文件。
(3)对企业兼职教师的基本要求
依据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由机电系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组织,采用现场讲课、现场答辩、实际操作的方式,对企业推荐、计划聘用的教师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由机电专业教研室负责进行教育学、心理学及教学组织等方面的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从事教学工作。
4.1.2 师资条件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要求,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建成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动态组合、团结合作”的具有“双师”素质、“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见表4-1和表4-2。
表4-1 专业教学团队教师构成表
项 目
|
人 数
|
备 注
|
专业学生规模
|
536
|
生师比<18/1
|
团队教师总数
|
24
|
专职教师
|
14
|
专职教师占60%
|
兼职教师
|
10
|
兼职教师占40%
|
专业带头人
|
4
|
|
骨干教师
|
8
|
|
表4-2 专任教师基本信息一览表
序号
|
姓 名
|
出生年月
|
性别
|
职称
|
专业
|
专兼职
|
教师承担任务
|
1
|
贾磊
|
1975.06
|
男
|
副教授
|
机械电子工程
|
专职
|
主讲教师
|
2
|
朱焕立
|
1973.04
|
男
|
副教授
|
机械电子工程
|
专职
|
主讲教师
|
3
|
沈艳河
|
1981.06
|
男
|
讲师
|
检测技术
|
专职
|
主讲教师
|
4
|
刘晓玲
|
1975.09
|
女
|
副教授
|
机械电子工程
|
专职
|
主讲教师
|
5
|
张天鹏
|
1981.10
|
男
|
讲师
|
机电一体化
|
专职
|
主讲教师
|
6
|
徐翔民
|
1972.03
|
男
|
副教授
|
材料加工
|
专职
|
主讲教师
|
7
|
张宏祥
|
1985.04
|
男
|
助教
|
导航制导
|
专职
|
主讲教师
|
8
|
张建忠
|
1972.02
|
男
|
副教授
|
机械电子工程
|
专职
|
主讲教师
|
9
|
范龙
|
1985.01
|
男
|
讲师
|
机械制造
|
专职
|
主讲教师
|
10
|
李自鹏
|
1973.12
|
男
|
讲师
|
数控技术
|
专职
|
主讲教师
|
11
|
张延
|
1973.07
|
男
|
副教授
|
机械电子工程
|
专职
|
主讲教师
|
12
|
盛任
|
1983.05
|
男
|
讲师
|
数控技术
|
专职
|
主讲教师
|
13
|
郑兰霞
|
1964.01
|
女
|
副教授
|
液压与气动
|
专职
|
主讲教师
|
14
|
连萌
|
1980.05
|
男
|
讲师
|
机械制造
|
专职
|
主讲教师
|
15
|
葛玉萍
|
1950.06
|
女
|
讲师
|
机械设计
|
兼职
|
主讲教师
|
16
|
万国平
|
1955.09
|
男
|
技师
|
维修电工
|
兼职
|
实习教师
|
17
|
刘娟
|
1974.06
|
女
|
副教授
|
计算机应用
|
兼职
|
主讲教师
|
18
|
武开军
|
1958.10
|
男
|
教授
|
数控维修
|
兼职
|
主讲教师
|
19
|
姚 燕
|
1966.03
|
女
|
副教授
|
电气控制
|
兼职
|
主讲教师
|
20
|
翟红程
|
1964.03
|
男
|
讲师
|
电气控制
|
兼职
|
主讲教师
|
21
|
董卫军
|
1964.12
|
男
|
讲师
|
电气控制
|
兼职
|
主讲教师
|
22
|
李 斐
|
1980.10
|
男
|
讲师
|
电气控制
|
兼职
|
主讲教师
|
23
|
吴长友
|
1979.09
|
男
|
讲师
|
机械制造
|
兼职
|
主讲教师
|
24
|
高明远
|
1958.02
|
男
|
副教授
|
电气控制
|
兼职
|
主讲教师
|
4.2 实验实训条件
(1)校内实训基地
按照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建设集“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三位一体的3个生产性实训室:“普通机械加工实训室”、“机电技术实训室”和“数控技术实训室”。
①普通机械加工实训室建设
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与校内专业教师一起完成真实职业氛围和生产工艺流程设计;购置普通车床24台、叉车1台;引入企业生产运行的管理模式,与合作企业合作,结合生产加工任务,开发实训项目,使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学时)比例达到70%以上;开出车削加工实训、铣削加工实训、机制工艺实训和机床拆装实训等6个实训项目,可以同时安排2个教学班级,80名学生实训;制订生产性实训的管理制度。实训室设备配置见表4-3所示。
表4-1 普通机械加工实训室功能与设备配置表
序号
|
实训项目
|
能力培养要求
|
主要设
备名称
|
数量
(台/套)
|
1
|
车床结构组成
|
1.掌握普通车床结构
2.掌握普通车床安全操作与维护
|
CA6140车床
|
40
|
2
|
车床刀具磨削
|
1.掌握车床常用车刀的磨削
2.具有砂轮机安全操作的能力
|
砂轮机
|
5
|
3
|
车床操作
|
能操作普通车床加工一般复杂的
零件
|
CA6140车床
|
(40)
|
量具
|
40
|
4
|
铣床结构组成
|
1.掌握普通铣床结构
2.掌握普通铣床安全操作与维护
|
X6132铣床
|
6
|
5
|
铣床操作
|
能操作普通铣床加工一般复杂的
零件
|
X6132铣床
|
6
|
量具
|
6
|
6
|
刨床操作
|
能使用刨床进行简单零件加工
|
刨床
|
2
|
7
|
磨床操作
|
能使用磨床进行简单零件加工
|
磨床
|
3
|
②机电技术实训室建设
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与校内专业教师一起完成真实职业氛围和生产工艺流程设计;购置20套电气控制实训台、6套液压气动实训台及配套工具、测量仪表;开出常用低压电器安装、机床电气控制线路配置、典型机床电气故障检修、PLC控制系统开发、液压系统安装调试、气动控制系统装配与调试等8个实训项目,可以同时容纳2个教学班级,80名学生实训;制订生产性实训的管理制度。实训室设备配置见表4-2所示。
表表4-2机电技术实训室功能与设备配置表
序号
|
实训项目
|
能力培养要求
|
主要设备
名称
|
数量
(台/套)
|
1
|
电工实习
|
1.能正确使用电工工具及仪表
3.能正确安装简单照明电路盘
4.能正确安装简单的电气控制系统盘
|
电工工具
|
60
|
电工仪表
|
40
|
电气实训台
|
40
|
2
|
机床电气控制实习
|
能正确安装复杂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盘
|
电气实训台
|
40
|
3
|
电子实习
|
1.能正确认识电子元件及其性能判别
2.能设计简单的模拟电子线路,选择元器件并能进行焊接
3.能设计简单的数字线路及接线
|
电子套件
|
80
|
4
|
机床维修实习
|
1.能分析复杂的机床控制电路
2.能对常见的机床故障进行检测及维修
|
电气实训台
|
40
|
检修盘
|
4
|
5
|
PLC实习
|
1.能正确编制PLC程序
2.能用PLC实现电机各种控制
3.能用PLC、变频器对电机进行调速控制
|
电气实训台
|
40
|
6
|
液压与气动 实习
|
1.能操作液压试验台
2.能进行液压及气动试验
|
液压与气动
|
6
|
③数控技术实训室建设
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与校内专业教师一起完成真实职业氛围和生产工艺流程设计;购置数控车床8台、数控加工中心9台及配套的工具、量具、工具柜等设备;引入企业生产运行的管理模式,与合作企业合作,按照典型的实训项目要求结合生产加工任务开发实训项目,开出了数控车床操作、数控车加工工艺、数控铣床操作、数控铣加工工艺、数控加工编程和CAD/CAM实训等10个实训项目;可以同时容纳2个教学班级,80名学生实训;制订生产性实训的管理制度。实训室设备配置见表4-3所示。
表4-3数控技术实训室功能与设备配置表
序号
|
实训项目
|
能力培养要求
|
主要设备
名称
|
数量
(台/套)
|
1
|
数控机床
结构组成
|
1.掌握数控机床结构
2.掌握数控机床操作面板功能
|
数控车床
|
10
|
加工中心
|
10
|
2
|
手工编程与
仿真加工
|
能够使用仿真软件进行数控车床、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编程与仿真
|
计算机
|
40
|
3
|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
|
1.学会数控车床程序编辑及基本操作
2.学会数控车削零件的装夹与找正
3.能进行典型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
数控车床
|
(10)
|
计算机
|
10
|
4
|
数控加工中心(数控铣床)
编程与操作
|
1.掌握加工中心程序编辑及基本操作
2.掌握零件的装夹与找正
3.学会对刀仪的使用方法
4.能进行典型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
加工中心
|
(10)
|
对刀仪
|
1
|
计算机
|
(10)
|
5
|
数控电火花成型、线切割机床
编程与操作
|
1.掌握数控电火花成型、线切割机床
工作原理和结构
2.能进行数控电火花成型、线切割
机床程序的编辑
3.能进行典型零件放电加工操作
|
数控线切割机床
|
8
|
数控电火花成型机
|
2
|
6
|
CAD/CAM系统与自动编程
|
学会一般复杂零件的造型与自动编程
|
计算机
|
(40)
|
7
|
数控机床故障检测与维修
|
学会常见故障的检查与处理方法
|
数控机床
|
(4)
|
8
|
数控机床安装、调试、验收
|
学会数控机床安装、调试与验收
|
数控机床
|
(4)
|
9
|
数控机夹刀具及切削
|
学会机夹刀具的选用与调整方法
|
刀柄、刀具
|
40
|
10
|
三坐标测量机操作
|
能使用三坐标测量机进行零件
精度检验
|
三坐标测量机
|
1
|
(2)校外实习基地
通过校企合作,专业教学团队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应体现“校外实习教学性”。
①建立原则
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企业优势,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锻炼为目的,本着“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校企共赢”的原则建立。
②功能要求
以培养学生的机电设备的安装与调试,PLC控制系统的简单设计、安装与调试,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等技能为主要目标。
③建立条件
◆实训基地一般应为大型机电设备生产制造企业;
◆实训基地3年内接收学生顶岗实习应不少于1次;
◆实训基地有宣传本企业的网站;
◆实训基地悬挂由我院工学结合办公室统一制作的“437ccm必赢国际首页欢迎您实践教学基地”牌匾。
④教学条件
为体现校外实习的教学性,专业教学团队在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时,要求基地必须具有容纳10~30人的教学场所,同时还要求基地提供具有本专业知识的企业专家或技术能手1~2名承担教学任务,解决学生校外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⑤运行实施
◆对建立实训基地关系的单位优先安排招收毕业生和学生顶岗,必要时可调整教学计划、优先提供技术、人力和设备支持;
◆校企均应有相对稳定的技术指导人员,学生在企业的学习必须在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以利于顶岗实习(或生产实习)教学的开展与实施,保证实训教学质量;
◆企业应根据工作需要向学院发出顶岗实习邀请函,内容包括工程项目、工作内容、对实习学生的专业、性别、人数、实习时间、携带物品等要求;
◆学生应填写顶岗实习申请书,经批准后办理顶岗实习各项手续;
◆校企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每3年互访应不少于1次,探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工学结合(含实习待遇、保险、事故处理、技术指导、实习成果评定等)的有关问题;
◆为规范顶岗实习(或生产实习),学生、企业、学院三方必须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书,以明确三方利益和责任。
5 说明
5.1 编制依据
依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以及《437ccm必赢国际首页欢迎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中的院级重点建设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方案而制定的。
5.2 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
(1)创新“依托行业、联合企业、教学生产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人才培养过程、专业教学过程三方面体现了示范性专业建设要达到的六大目标,突出了高等职业教育“行业、产业、企业、职业、实践”的五大要素。
教学内容 体现出行业企业发展和岗位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依托行业是指按照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确定专业服务面向的岗位及岗位群,根据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为产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人才培养过程 突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学生顶岗实习、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教学等方面都得到了加强。联合企业是指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与学校的专业教师共同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全程参与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利用企业的设备、场地和专业技术人员优势,进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为企业“订单”培养急需的高技能型人才,为企业进行职工培训和技术服务。制订优惠政策,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吸引企业到学校建设生产实训基地。
(2)突出了“教学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实践教学,突出了“教学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学生产一体化是指构建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能力主导型的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能力培训课程,建设有真实生产环境的校内实习基地,教师教课是边讲理论边实践,“理实合一”, 教学内容是典型化的企业生产岗位工作任务,学生实训是机械加工的真实生产环境和真实工作内容,学生的考核实施了结合职业考核标准与企业生产岗位考核标准的专业技能考核标准与认证系统,真正实现了“讲学练做一体化”。
(3)校内教学突出了生产,实现了“教学生产一体化”
校企合作的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校内实训营造了真实的生产环境,学校的专业教师和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参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实现了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中生产和在生产中学习”的目标。
实习内容结合企业生产 由机电系工学结合办公室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企业的生产情况制订顶岗实习教学实施计划,报机电系、教务处审批后组织实施。
引入职业和企业标准进行考核 考核由校企双方按照劳动与社保部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标准(中级工)和企业的标准共同考核,考核内容和权重是“知识30%、技能40%、态度30%”,考核形式为日考核,实习结束将日考核成绩,汇总即为实习综合成绩。知识的考核以现场答辩的方式进行,技能考核以完成实际生产任务的过程和质量考核,态度考核以执行管理制度的情况,团队协作精神、奉献精神、劳动态度4个方面进行考核。综合考核成绩在80分以上为合格,95分以上为优秀。
(4)以竞赛带动教学团队建设
自2007年参与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以来,机电教学团队参与多项行业和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包括水利高职院校和全国职业院校大赛共计4项。2008年10月,机电教学团队在全国水利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PLC电机控制技术项目团体“一等奖”;2010年和2011年连续在此项赛事中荣获团体“二等奖”;2012年5月,机电教学团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大赛机器人技术应用项目荣获河南省团体“一等奖”。大赛中,教学团队通力协作,针对竞赛题目设计了多种参赛方案,研讨各种方案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及在工业实践中的实用价值,形成了良好的讨论机制和研究氛围,培养了团队整体开发能力,并在大赛题目攻关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整个赛事,增加了师生间的交流,促进了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经过几年来的竞赛培养,团队整体设计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实践证明,以竞赛带动教学团队建设是一种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