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把科学家的想法变成现实
在我国唯一的核武器研制生产单位,7300余名技能人员就像科研人员的左膀右臂
发布时间:2013年5月20日 信息来源:实习生 杨瑞 本报记者 王鑫昕 中国青年报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是我国唯一的核武器研制生产单位,是以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为主的集理论、实验、设计、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院。在大多数人印象中,这里云集了一大批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高端科研人才。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这些科学家的身边,还有一群技能人才,他们在我国核武器的研制生产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科研人员和技能人员一起工作的场景随处可见
特制的刀片在设备上飞速地旋转,发出刺耳的声音,音量不大,却给旁人耳鸣般的不适感。
位于四川省绵阳市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物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的一间实验室里,两名实验人员正专心调试一台名为“单点金刚石飞切”的工程样机。
外行人看不出来,这台看上去极其普通的机器,其实是中物院自主研发的高精尖设备,它将应用于国家重点科研工程建设项目,能将粗糙的材料表面加工为表面粗糙度达纳米级的镜面。
因为这台设备特殊的用途,作为我国唯一的核武器研制生产单位,中物院完全依靠自己的实力,自主研发。
夏欢就是团队中的一名科研人员。彼时和他站在一起工作的,还有一名技能人员——高级技师韩长庆。
“为了达到更高的精度,做什么实验、调整什么参数都得向韩师傅请教。”夏欢说。
这位本科就读于吉林大学,后在中物院取得研究生学历的科研人员坦言,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他总会向职业学校毕业的韩师傅寻求答案。夏欢的很多设想,要通过韩长庆的操作才能变为现实。
而在隔壁实验室的一台磁流变抛光机床前,科研人员说,研制这台设备耗时10年,项目组有10多人,包括博士、硕士,还有3名技能人员。
“科研人员和技能人员一起工作的场景随处可见。”中物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所长助理徐彦霖说,这是因为中物院的科研工作要求有很强的工程实现能力。
所谓工程实现能力,就是要把设想和图纸变成实际的产品。中物院承担了我国核武器研究、设计、制造、交付部队,到退役后无害化处理的全过程任务,这就要求把研究成果变成产品。如果产品制造不出来,所有的设想都是纸上谈兵。
但在尖端的研究项目中,工程实现的环节异常专业,不是搞研究的硕士、博士做得出来的。
在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为了保证一台价值7亿元的加速器的顺利运行,50多名科研人员和大约15名技能人员一道,共同完成各项科研任务和设备的运行维护。
技师王利鸣就是其中一位。在这个高级知识分子扎堆儿的研究室里,他的地位无可替代。
“一个物理思想如何实现?需要相应的装置和平台不断地实验验证,而设计、安装和调试这些装置与平台,需要科研人员与技能人员的不断磨合,需要技能人员专业的操作。”王利鸣所在研究室主任石金水说。
作为中物院人才队伍管理中枢——人事教育部历来都重视管理、科研、技能3支队伍的统筹均衡发展。部长刘瑞根说,由于核武器特殊的技术要求,对一切工艺都是“极限状态”的要求,马虎不得,所以要有一支强大的技能人才队伍来支撑加工制造环节。
技师和院士一样,都是项目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事实上,早在1960年代中国研制核武器的初期,科研人员和技能人员紧密配合的格局就已经在中物院形成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核武器工程设计专家、研究员徐志磊记得,1960年代他在青海的核武器研制基地工作的时候,就是楼上搞研究,楼下抓生产。科研人员的设计图纸拿到楼下就可以请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做出样品或产品来。
这种传统延续至今。刘瑞根说,全院7300名技能人员中,有大约1400名分散在各个研究室,他们紧紧“围着科学家转”,配合实验室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其余的技能人员,则分布在各个生产车间,通过中物院的分工大系统,加工、生产、定型、试验、列装产品。
作为中物院的重大科研项目,流体物理研究所承担的Z箍缩实验平台(简称PTS装置)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PTS装置研制突破了激光触发开关、多路同步汇流、高能量密度传输等关键技术,装置峰值功率达到20TW、电流8.4MA,取得了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参与项目的30多人科研团队中,有近10名技能人员。
从实验室人员介绍中,既有PTS项目的发起人、已故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丁伯南,如今项目的负责人、加速器及脉冲功率技术专家、所长邓建军博士,也有高级技师戴英敏的图片和简历。技师和院士一样,都是项目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更多的技能人员通过中物院的大系统,间接参与到前沿项目中。他们分布在中物院下属的多个研究所。在这个协同大系统中,他们在另一个层次上扮演着科学家助手的角色。助理研究员计策说:“一所设计,二所诊断,六所机械加工,八所制靶,九所计算……每个环节都有技能人员的身影。”
他们认为,各个研究所之间相互配合,协同分工,技能人员是合作链条上不可或缺的环节,这个链条上一个环节掉链子,都会直接影响全院的科研进程。
徐志磊院士认为,根据研究任务的不同,科学家的助手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分散型的助手,与科学家面对面磨合,直接帮助科学家完成想法到现实的转变。而更多的时候,则是另一种情况,即在一个大型科研生产机构,部门间的配合要多于人和人之间直接的配合,这种精确的分工必然要求有一支专业化极高的团队来完成加工制造环节的工作。
“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的充当科学家的助手,技能人员在实现科学家想法的道路上的作用无可替代。”徐志磊说。
寻找技能人才的黄金比例
缺乏高水平技能人才队伍,曾经是一些科研机构的烦恼。2011年9月,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功率激光物理国家实验室总工程师林尊琪在一次活动中表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出现了高端技能型人才荒。
他的团队在工作中要使用一种面积在0.5平方米以上、重量在六七十公斤的晶片,峰谷中间值要求在0.2~0.25微米之间,晶片怎样安装一直困扰从事高功率激光研究的“高才生”。
后来,林院士把这项任务交给中科院上海光机所里的一名职校毕业生邵平。不到一个月,这名职校生就找到一种新的支撑办法,解决了困扰众多“高才生”很长一段时间的难题。
这引起了很多院士的同感。林尊琪说,从表面上看,国家大科学工程往往是由研究型人才唱主角。实际上,大科学工程中高端技能型人才跟不上去,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物院的实践为上述问题的解答提供了思路。在中物院,有一个流行的说法:科学家的设想、工程师的蓝图、技能人员的产品,三者缺一不可。
用徐志磊院士的话说:在中物院的事业中,科学研究、工程开发、制造生产是环环相扣,相互依存的。
数据显示,中物院有8600多名科研人员,其中包括1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高水平的科研队伍之外,中物院还拥有大约7300名技能人员,在中国核武器研制生产的最前沿,他们将科学家的设想、工程师的蓝图,变为实实在在的装备和产品。
在中物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所长王宝瑞常强调的一组数据是“4∶6”——所里科研人员和技能人员的人数比例。在他的眼里,“4∶6”是所里人才队伍的黄金比例。
包括国家一些部委负责人在内的很多参观者,对中物院的技能人才队伍表达了羡慕之情。
“如果我们设计得很好,却做不好,显然会影响科研效果。”王宝瑞说,所里能完成高精尖领域的科研项目,离不开高水平的技能人员。
王宝瑞以“国家队”的标准来建设自己的技能人才队伍,每年光用于培训的资金就达150多万元。
更让王宝瑞引以为傲的是,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是高手云集的地方。2006年以来,该所先后从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和全国职业院校数控技能大赛的赛场上引进获奖选手86人,占引进技能人才总数的80%。
在2008年全国数控大赛上获奖的孟庆津,就是在赛场上被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人教处副处长李正荣“盯”上的。随后,他被请到中物院参观并于次年与这所尖端科研机构签约。
2010年,刚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孟庆津在中物院第20届职工职业技能比赛中获得二等奖,这位初级工因此实现“三级跳”,拿到了技师资格。而在一般情况下,普通技术工人至少要15年时间才能从初级工晋升为技师。
在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党委书记代毅的眼里,从大赛中选人的思路是对的。他们相中的孟庆津,不负众望,在2012年第5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获得数控车职工组第一名,拿了个全国冠军。
徐志磊院士近日专程到车间了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与孟庆津等青年技能职工座谈交流。他表示,未来20年我国在高档数控机床方面将有长足的发展,3D打印、人机交互、无线通信等技术将广泛应用到制造业,希望技能人员多学习了解机械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进一步完善提高,为更加智能、柔性、精准的先进制造业作出更大贡献。
中物院拥有自己的培训中心——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定期开展全院性职业技能比赛。
代毅说,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特意为技能人员铺设“快车道”。通过这种以赛促训的机制,初级工可以跨越中级工、高级工的级别,直接成为技师。
而在很多单位几乎已经封顶的高级技师级别,在中物院又实现了新突破,“高级技师还可以晋升为特级技师”。
“国家有各类科技进步奖,可技能类的大奖不多见。”作为人事教育部部长,刘瑞根说,“中物院要有所突破,奖科学家,还要奖优秀的技能人才。”
在4月刚刚发布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技术革新成果奖励暂行办法》中,中物院决定,设立技术革新奖,激励那些作出贡献的技能人员。
“因为,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技能人才3支队伍,谁也不能落后。”刘瑞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