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践与思考
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establishment of Water-saving Society in Wuwei City
胡开东1,吕 婷2
(1.武威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技术中心;2.甘肃省武威市水利综合事务中心)
【来 源】 |
《437ccm必赢国际首页欢迎您学报》 2022年第3期 P22-25页 |
【分 类 号】 |
TV213.6 |
【文献标识码】 |
DOI:10.13681/j.cnki.cn41-1282/tv.2022.03.005 |
【分类导航】 |
工业技术->水利工程->水资源调查与水利规划 |
【关 键 词】 |
武威市;节水型社会建设; 水资源优化配置; 农业结构调整; 产业转型; 水权水价改革 |
【摘 要】 |
武威市地处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区域和北方防沙带的中心地带, 水资源严重匮乏,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为贯彻实施国家节水行动,近年来,全市坚持以优化配置水资源为核心,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节水增收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不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健全节水法规制度、推进水权水价改革,为建设节水型社会而努力。 |
【全文获取】 |
pdf下载 |
全文阅读
武威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践与思考
胡开东1,吕 婷2
(1.武威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技术中心,甘肃 武威 733000;2.甘肃省武威市水利综合事务中心,甘肃 武威 733000)
摘 要: 武威市地处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区域和北方防沙带的中心地带, 水资源严重匮乏,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为贯彻实施国家节水行动,近年来,全市坚持以优化配置水资源为核心,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节水增收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不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健全节水法规制度、推进水权水价改革,为建设节水型社会而努力。
关键词:武威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水资源优化配置;农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水权水价改革
0 引言
武威,古称凉州,是甘肃省省辖市,地处甘肃省西部,河西走廊东端。 它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2%左右,也是全国最干旱缺水的地区之一,年均降水量为160 mm 左右,年蒸发量高达2 020 mm 以上, 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600 m3,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2,全国平均水平的1/3[1]。 水资源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所以,武威发展的命脉在水,希望也在水。
近年来,中共武威市委、武威市政府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决贯彻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方案, 全力推动实施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城镇节水、水权水价改革、水资源精细化管理,全力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特别要实施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和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项目, 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2],也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 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革命性措施和根本出路。 笔者对武威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做法、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1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做法
1.1 落实“三条红线”,建立以总量控制指标为重点的考核评价体系
(1)严控用水总量红线。 根据《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中的水量分配方案,确定全市水资源配置总量,并逐级分解到县区、灌区、乡镇、协会、用水户,层层确定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明确各级用水上限。实行最严格的监督检查、考评机制,确保取用水总量不越红线[3-4]。
(2)严控用水效率红线。制订出台了促进节水的水价政策,确定行业用水定额,通过总量控制、改革水价、水权交易等一系列方法措施,以行政与经济相结合的约束手段,激发行业、企业和个人的节水积极性,并通过引入财政管理机制,实行年初预算、年内审计、年终决算的方法,评价用水效率控制情况。
(3)严控水功能区纳污红线。禁止排污单位直接或间接向河道、 水库排放超过国家标准的污水和废水。在公共排污管网覆盖区域,排污单位不得排入不达标的污水和废水。 对重点企业排污口实行在线监测,设备安装率达90%,确保废水排污重点企业基本实现达标排放。
1.2 推进水权水价改革,建立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1)明晰水权。 按照“总量控制、定制管理,逐级分配”的办法[5],将全市用水控制总量分配到各县(区)、各行业,各县(区)逐级层层分解到用水户,确定各用水户的水权总量,并发给水权证,实现了水票制供水、用水户刷卡取用水和配水到户、定额管理、轮次控制的目标。
(2)改革水价。破解“节水优先”与“吃饭优先”的矛盾,对基层水管单位完成全面改革,收缴水费由县区财政统一监管。出台各类水价改革政策,农业灌溉地表水水价由0.167~0.242 元/m3 调整到0.21~0.27元/m3, 地下水水价由平均0.05 元/m3 调整到0.09~0.201 元/m3。
(3)规范程序。农业用水全面实行凭票供水或刷卡取水用水,初步实现了定额管理、配水到户、轮次控制的配用水程序。
(4)台账管理。 建立了灌区、乡镇、村组(用水户协会)和用水户四级台账,逐轮、逐月、逐井对用水户的用水量进行登记,并向用水户公布。最后以节余水量和不足水量进行水权交易,实现水权再分配。
(5)民主监督。全市以行政村为单元共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862 个,参与用水户31.06 万户,协会参与水权制度改革、水量分配落实和监督、末级渠道的维护等工作。 全面推行公开配水面积、配水时间、配水总量、配水流量,接受群众监督的“四公开、一监督”制度。
(6)水权交易。 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用水户节约的水权可加价交易, 也可由政府按原水价的120%回购。各级水管部门搭建了有形无形交易平台和网上交易平台,形成了水权交易市场雏形,农户间和用水小组间的交易已成常态, 正在向纵深推进。2008 年以来,全市实现水权交易350 多起,交易水量达450 多万m3。
1.3 推行产业转型,建立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
(1)建设优势主导产业。 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合理安排春小麦和玉米间作大豆种植,及夏禾、秋禾作物播种面积,多措并举,推进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振兴行动。至2021 年底,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为16.16万hm2,蔬菜种植面积为4.3 万hm2(增长1.9%),瓜果种植面积为2.48 万hm2(增长7.2 %),饲草种植面积为7.53 万hm2(增长27.8%),食用菌产量为7.2万t (增长27.8%)。 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81 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 818 元,呈现出规模与效益同步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2)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启动实施耕地质量保护行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科学施用水肥一体化,大力发展“瓜菜、草食畜、林药果、节水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使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 根据全市“三大产业带”“八大产业”发展现状,在凉州区、民勤县、天祝县开展节水政策宣讲、节水灌溉技术培训。2021年共开展技术培训及政策宣讲5 场次, 培训500 人次,示范推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6.67 hm2,有效推进农业领域深度节水、极限节水。
(3)关井压田。 严格按照程序和标准,严把方案制订、点位确定、核查落实、公告公示、三级验收、建立台账等环节,至2021 年,累计关闭农业灌溉机井3 318 眼,压减配水灌溉面积4.28 万hm2。
(4)发展新型产业。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增加了工业经济的比重, 输转劳动力42 万人, 有效地转移农民,减轻了人口对土地和水等资源的压力。
1.4 建设水利工程,建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相适应的工程技术体系
(1)优化水利工程建设,加强质量监管。 古浪黄花滩5 号调蓄水池、 凉州区西营五干片区一期调蓄供水工程、 石板沟水库建成并蓄水, 红崖山大型灌区、永昌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建设,庄浪河天祝县城段水生态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2)建设水资源保障调度工程。完成9 座中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修建防洪堤工程17 处,防洪堤总长度369 km。建成西营河至民勤蔡旗的专用输水渠(总长50.33 km),输水效率由不足50%提高到90%以上, 提高了上下游水资源统筹调度能力和供水保障水平。
(3)有序推进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完善了武威市水资源监控中心、 县区水资源监控分中心和35 个灌区水资源监控站三级监控平台,开展地下水机井和地表水斗口用水量远程监控工作,逐步扩大在线监控范围,实现流量、水位和用水量的智能控制管理。实行随机抽查和灌溉期24 h 巡查制度, 保证智能化计量控制设施的正常运行。 规范取用水数据、台账统计上报流程,定期通报用水数据,定期评估节水工作成效。
(4)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截至2020 年底,全市完成总投资8.95 亿元、 共计87 项巩固提升工程建设任务,累计建成集中供水工程426 处、分散供水工程7 694 处,调蓄水池420 座、供水管线2.79 万km, 配套建成4 个县级水质检测中心、15 个集中供水工程水质化验室, 全市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3%,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供水保证率达到90%以上, 解决了全市36.6 万户146.7 万农村群众吃水难问题。
(5) 建设污水处理工程。 建成了4 个污水处理厂,重点污水处理能力达12.53 万t/d;正在建设4个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项目。 一批重点废水排放企业安装出口在线监测设备,基本实现了达标排放。
1.5 创新机制体制,建立便捷、规范、有序的制度体系
(1)以健全节水法规制度为重点,大力推进制度节水[6]。 出台了《武威市节约用水条例》《武威市节约用水奖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节水法规制度。 《武威市节约用水条例》 为全省市州唯一出台的同类条例,《武威市节约用水奖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获市级兑现奖补资金240 万元。 制订《武威市2021 年水资源配置和用水总量控制方案》,落实五级水权配置体系。严格执行《地下水管理条例》,加强水政执法监督检查,开展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换装邓马营湖片区652 眼机井智能化计量设施。
(2)创新体制机制。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水务、发改、农牧、财政、林业、工信、国土、建设、环保、科技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 水利局组建为水务局,市、县区分别成立了节约用水办公室;乡镇成立了水资源管理办公室, 各村建立了农民用水户协会。
(3)严格执法落实。 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加强机井的取用水管理,严格控制新打机井,规范旧井更新审批程序,确保智能化计量设施安全运行。
1.6 开展宣传教育,建立以公众自觉节水为基础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
(1)加强政策教育。大力宣传国家关于节约用水的方针政策,倡导节约用水的文明生活方式,培育珍惜水、爱惜水的社会理念,让全社会充分认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营造全社会“节水光荣、浪费可耻”的节水文化,努力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2)加强舆论监督。 设置节水监督电话,对浪费水、污染水的不良行为公开曝光,树立人人节水、自觉节水的社会风尚, 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加强典型宣传。及时总结和发现基层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 并通过媒体宣传、集中宣讲、观摩学习等形式向全市推广。 先后在农村建立高效农业节水示范点50 个,示范面积达0.69 万hm2; 在城市确定了20 个基础条件较好、管理规范的社区、学校、医院、工业企业作为城镇节水示范点。 大力推广节水设备、器具和技术,积极探索实践城市节水模式,落实社区、学校、企业、家庭节水措施。
2 取得成效
2.1 重点领域抓节水,水资源节约成效显著
紧盯农业、工业、城镇等重点领域,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1)着力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农业节水面积达16.67 万hm2 以上, 新建高标准农田8.67万hm2,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37,民勤红崖山灌区荣获全国第二批灌区水效领跑者。(2)着力推进工业减排治污。支持入驻的青岛啤酒、达利食品、 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推进用水三级计量和中水回收循环利用,工业企业废污水全部达标排放,三家企业成功创建全省2021 年度节水型企业。 (3)着力降低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 实施城区供水管网扩建和更新改造工程, 大力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 目前,全市新建改建供水管网50.11 km,为机关企事业单位换装节水器具3 万多套, 全市三县一区城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平均下降1.5%。
2.2 节水作物抓引进,高效节水模式推广普及
在农业灌溉中, 过去的秋冬大水泡地的耕作方式基本上被春灌和干播湿出、 免耕免灌覆膜技术等新兴耕作技术替代。 地膜覆盖、膜下滴灌、管灌等各种节水技术的综合集成模式不断推广。 在小畦灌的基础上,又集成了全膜垄作、垄播沟灌、一膜两用免耕、干播湿出等多种节水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节水灌溉效益。从县区、乡镇到农户,以水定发展、以水定结构已成为趋势,带状种植、复种模式由于要求高水高肥,已逐渐被农户摒弃。各县区大力引进了高抗旱新作物,极大地提高了节水效益,并通过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培育了特色优势产业。对于绿化用水,有条件的优先使用再生水,推广应用微喷灌、滴灌、小管出流等节水灌溉技术。持续推进节水型单位、居民小区等节水载体创建活动,大力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和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
2.3 开展宣传教育,形成了全社会公众参与模式
持续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深入贯彻落实《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倡导节水文明生活方式,提升全民节水意识,形成节水行动自觉意识。市主要媒体武威电视台、《武威日报》开设《节水优先 我在行动》专题专栏,播放节水公益广告,解读国家节水政策,开展节水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等宣传教育活动。市有关部门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发放水环境保护、节水宣传资料20 万余份,向全市165万手机用户推送节水宣传短信。机关、学校、宾馆、医院、商场在卫生间、洗手间等场所粘贴了节水标志,交管部门在高速公路出口、 凉古公路设立了大型宣传标语。市里还举办节水海报设计大赛、节水知识竞赛、社区节水宣传、学生节水主题班会、“节水大使”选树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开展节水宣传教育。
2.4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
武威市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 申请获批了甘肃武威绿洲农业高效用水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甘肃省绿洲农业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 个野外台站, 其科技研发成果为高效节水农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3 存在问题
3.1 水资源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全市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 武威市资源性缺水和结构性缺水问题依然存在,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 公共服务领域将进一步扩大, 用水设备、 用水人数将进一步增加, 城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受到很大制约。
3.2 重点领域节水方面用力不均衡
各县区在农业节水方面用心用力较多,在工业、城镇节水方面仍抓得不紧,节水型单位、节水型居民小区、节水型企业创建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够。 古浪、天祝县尚未建成再生水利用设施。
3.3 水资源精细化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用水末端管理仍然不精细,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水政执法力度还不够、震慑力不强,节约用水还未形成强有力举措。
3.4 节水规划编制前期工作滞后
由于缺少技术人员,编制力量相对薄弱,影响了相关规划编制前期工作的进度,专业性、权威性的顶层指导不够。
3.5 节水重视程度不够
全民节约用水思想认识尚待提高, 一些地方未能充分认识节水重要性,舆论倒逼节水、社会监督浪费的氛围尚未形成,公众参与程度不高。
4 建议
4.1 统筹推进重点领域节水
发挥水务部门牵头抓总作用, 加强督导检查服务,强化调度通报,统筹推进农业、工业、城镇节水,推进深度节水、极限节水。
4.2 纵深推进水价改革和基层水管体制改革
完善改革配套制度和办法, 从体制机制上注入精细管水、节约用水的内生动力。
4.3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严格落实《武威市2021 年水资源配置和用水总量控制方案》,落实五级水权配置体系,强化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加强用水全过程监督。
4.4 加快规划编制
编制印发《武威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武威市水安全保障规划》等,积极配合推进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工作,做好审查和报批工作,强化顶层设计,为争取更多项目落地夯实基础,推进工程节水。
4.5 强化节水宣传教育
深入开展节水宣传教育进机关、 进学校、 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活动,普及节水知识。强化线上宣传,持续播放节水公益广告、节水小常识、节水标语等,形成浓厚的节水宣传氛围。加强对干部群众的节水宣传教育,使节水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成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全社会的文化自觉, 着力营造全社会亲水、惜水、爱水、节水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全民节水意识。
5 结语
武威市水资源有限,又是农业大市,实施好国家节水行动重在发展农业节水,只有把全市67%左右的农业用水减下来,才能保证生态用水,才能为工业化、城镇化和产业化腾出用水空间,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在工业方面,要推广工业节水技术,不断加强节水宣传。进一步落实《甘肃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大力推广废污水再生利用,同时研究用好各类奖补政策,不断推进水权、水价改革,创新投融资机制,为水利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要全社会形成共识,多部门联动,推动节水行动深入开展,做好节水这篇文章。
参考文献:
[1] 高霞. 武威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农业发展对策[D].兰州:兰州大学,2017.
[2] 李芳,胡永效.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J].中国林业,2008(20):41.
[3] 龚天星. 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推进武威高质量发展[J].甘肃农业,2020(8):59-61.
[4] 吴建福.民勤县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的对策及建议[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20,56(6):11-13.
[5] 董平国,胡铁明,栾元利.甘肃省武威市水权水价改革探讨[J].437ccm必赢国际首页欢迎您学报,2009,21(3):8-9.
[6] 王冠军.制度创新是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的关键[J].中国水利,2018(6):18-20.
作者简介:胡开东(1972—),男,甘肃古浪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建设技术服务与管理工作。
通信作者:吕 婷(1991—),女,甘肃金昌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水利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
[责任编辑 杨明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