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动态 > 正文

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五个着力点

次浏览 来源:

原创 中国社科马克思主义 2019-09-16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我们党历来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并对相关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完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做好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可以从主体责任、主要阵地、主流氛围、主力队伍和网络主战场五个方面着手开展。

明晰主体责任,巩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要管党,首先是党委要管、党委书记要管。党委书记要在其位、谋其政,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这就要求我们,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进一步明确高校党委书记和各二级单位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身份及责任。各级党组织对本部门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书记负第一责任,分管班子成员负直接责任,其他成员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承担各自职责范围内的领导责任。

守住主要阵地,凸显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阵地,需要努力做到“五个一”。第一,划出一条线。纪律红线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生命线,学院应当始终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突出位置,引导教职员工和学生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和清醒者。第二,举起一面旗。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中国大学的“底色学院”,必须始终姓“马”,马院人要赤心向党,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第三,守好一段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校的“灵魂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针对性、感染力和实效性,是使这一底色更加鲜亮的必然选择。第四,建设一个学科。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使其成为社会科学“领航学科”。第五,践行一个价值观。价值观是社会文化体系的核心,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的最大公约数。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用其强化维系安定团结的精神纽带,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另外,积极发挥精神文化的教化功能,引导学生不断提升人文素养。高校既需要传授学生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又需要重视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引导其尊重人、关注人、关心人,培养和发展其人文精神,明确其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营造主流氛围,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权。鉴于高校校园文化是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体现,因而应从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方面营造良好氛围,规范管理校园意识形态工作。以制度文化为保障,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的制度体系。建议各类高校建立意识形态工作例会制度,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专题研究,专门部署校园意识形态工作。同时,实行意识形态工作“一票否决制”。在干部提拔晋升、任前考察、教职员工年度考核、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和各类评先评优中,对意识形态工作失职的人选予以否决;对工作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严肃追责,凸显意识形态工作的导向性。以行为文化为标准,严密关注校园内的各类活动。相关宣传部门、科研部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应当进一步加强对课堂、校园论坛、学术讲座等阵地的管理,构筑抵御各种错误思想和言论的防线。各类保卫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也应加强监控,以免校园内出现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各类非法出版物及宣传品。

建设主力队伍,把牢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为了全面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人员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可以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提升工作人员队伍的能力。其中,主要包括高校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能力,党政领导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教师的信仰引领能力。二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关键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具有政治定力、家国情怀,坚定的理想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广阔的视野、高尚的人格,追求真理的勇气、释疑解惑的耐心。三是健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人员队伍建设的各种机制。其中,主要涉及政治标准、程序规范的工作人员队伍遴选机制,以政治可靠、业务精湛为目的的工作人员队伍培养机制,激励政策完善、用人导向鲜明的激励评价机制。

占领网络主战场,提升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各种新媒体形式的出现,改变了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关系,新媒体传播所具有的虚拟性、多元性、共享性、互动性、时空跨越性等特点,使得互联网已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因为内容丰富但真伪难辨,方式灵活又难以把握,互联网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最大变量。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普及性较高,便利性很强。由于某些大学生政治辨别力较弱、理性判断能力不足,网络上大量涌现的各种黑白不分、是非颠倒的言论,极易导致他们出现信息分辨和价值选择困难。运用网络、建设网络,占领网络舆论阵地,通过引导舆论取得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是各类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为了提高网络话语权,高校可设立网络舆情中心。借助这些网络舆情中心,学校可以研判网络信息,掌握舆情动态,抑制网上攻击渗透,引导师生采取理性的网络行为。另一方面,提高师生的媒介素养,净化网络环境。提升媒介素养的目的是造就具有较强识别能力、能独立判断媒介信息的公民。教师能够把网络话语权与课堂话语权相融合,运用网络语言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权威。此外,可以建立一支网络评论员队伍,针对校园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发声,正面引导。由此,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信息辨别能力,具有较强的不良信息免疫力,从而形成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路杨

(作者系湖北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