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善行义举 >> 正文

用爱心温暖心灵,以真情启迪成长

    时间:2015/01/08 16:49:30  点击数:  来源:


    郝迪婧,437ccm必赢国际首页欢迎您财经系优秀辅导员。先后担任财经系会计专业2007级、2010级、2013级学生辅导员。在辅导员岗位上工作的5年,郝迪婧体味着属于辅导员的“酸、甜、苦、辣”,始终用爱书写自己的“教育人生”,做起了学生的“婧姐”,陪伴他们走过风雨,共同成长。

    爱是呵护庇佑

    郝迪婧曾说:“学生远离家乡,离开了父母的怀抱和庇佑,来到了黄河水院这个陌生的环境,不免会想家、感到孤独,我们应该让学生感觉到学校的温暖,在学校为他们筑起另一个温馨的小家。辅导员就是学生的“父母”,应该伸出温暖的双手,用爱心浇灌学生的心灵。” 正所谓爱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最有效的教育。

    20109月大一新生军训时,新生侯某某突然肚子疼得厉害,脸色发白,一直在低声哭泣,郝老师马上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在去医院的路上,郝老师看着学生额头上不断冒出的汗珠,疼在心里,双手握着她的手,安慰说:“不要紧,医生给你打过针了,我在你跟儿呢。”到了医院,该生被确诊为胆结石,需要住院手术。郝老师马上交付费用,陪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检查,把她安顿在病房后,及时向家长通知了病情。待学生病情稳定后,郝迪婧又马上赶回军训现场,处理完军训事情之后,晚上又回到医院,看护了该生一夜,安慰她、鼓励她,使该生深受感动。该生的父亲赶到医院后,看到自己的女儿得到了及时救护,精神状态不错,十分感激,当即表示要感谢郝老师,可等一转身,就只看见郝老师远去的背影。

    爱是宽容体谅

    作为老师,难免会遇见个性较强、不太合群的学生。郝迪婧认为,学生之间的隔阂,与他们各自不同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作为老师,要用爱去消除他们的之间的隔阂和障碍,就像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博大的胸怀去体谅、宽容、引导学生。

    2010级某学生,性格孤僻,有时出言尖锐,不免“伤人”,有同学说她像个刺猬。郝迪婧并没有因为该生对自己“言语不敬”、“目无师长”而疏远她、冷淡她,反而更加关心她。经过多次到宿舍和她聊天,郝迪婧了解到她出身单亲家庭,缺少来自父母的爱,导致性格孤僻,不易与人相处,但是发现她的字写得很好。郝迪婧认为,一个孩子不能因为成长环境的影响而毁掉自己的一生。于是,郝老师一面多次和该生沟通,教她如何为人处事,一面鼓励她参加学院、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用自己的特长为班级服务。在郝迪婧的鼓励和引导下,该生参加学院组织的书法大赛并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也慢慢学会了与人相处,和同学们很好地融在了一起。看到学生的进步,郝迪婧更加坚信,真正的教育在于用宽容无私的爱唤醒学生生命中的灵性和欲求,正如马克思所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

    辅导员不仅要面对学生,也会面对不同性格的家长。郝迪婧常说:“对学生要宽容,对学生家长也要理解、体谅。”2010级学生马某某在打篮球时摔倒骨折,回家住院治疗。为了使学生顺利得到异地住院的医保报销,郝迪婧马上联系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在和该生母亲沟通时,郝迪婧提醒她出院时要把相关材料准备好,以便更好地为市医保中心提供住院手续,顺利报销。可是,这位母亲却误解了郝老师的善意提醒,认为是大家都不愿相信她孩子住院的事实,并拒绝提供任何证明材料,气冲冲地就把电话挂了。放下电话,郝迪婧感到特别委屈,但一想到学生住院时的痛苦,想到孩子受伤住院,母亲心疼,有些不理解也很正常。于是,第二天郝迪婧再次联系该家长,更加耐心细致地向其解释、与其沟通,最终赢得了这位母亲的认可。

    爱是悉心点化

    在一次课堂考勤时,郝迪婧老师发现2010级某生连续两次旷课,可之前该生一直是遵守纪律的学生。郝迪婧就找该生谈心,了解情况,得知该生和自己的父母本来就交流不多,现在父母又闹离婚,所以情绪失落,没有心思上课,甚至产生了退学的想法。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郝迪婧没有一味地批评该生不遵守纪律,而是认真倾听该生的烦恼,多次和她交流谈心,用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并推荐该生观看当时正在热播的一部积极向上的情感片。同时,郝老师又同该生的父母联系,希望他们能经常关心孩子。经过多次的反复开导,该生终于迈过了这段情感之坎儿。

    收获总在不经意之间。一天,该生对郝迪婧老师说:“谢谢您陪在我身边,我会努力维护家庭的完整,不管结果如何,我都尊重父母的选择,尊重他们的感情,我也要坚强勇敢,踏踏实实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该生终于恢复了往常的开朗活泼。

    在辅导员工作中,还有什么比点化学生,使其顿悟后向好的方面蜕变更让人欣喜呢!郝迪婧老师曾说:“由于我的帮助、教育,学生的心理更加成熟了,他们的一点一滴的成长与进步、取得的每一个成绩,都是对我付出的最好回报。虽然辅导员很苦很累,但每每想起学生们的可喜变化,我觉得我的付出是值得自豪和骄傲的,因为经过历练,他们长大了,进步了,这就是教师的成就、教育的价值!”

    爱是细致入微

    在一次走访大一新生宿舍时,郝迪婧细心地发现2010级学生闫某某家庭非常困难,却没有提出助学金申请,郝迪婧就主动找到该生,询问情况。该生性格内向敏感,但学习刻苦,面对迟迟没有开口的学生,郝迪婧并没有急于了解原因,而是找到和该生共同的兴趣、话题聊天,取得学生的信任,慢慢地走进学生的心里,打消其顾虑和思想包袱,确保把国家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生的政策落到实处。最终,该生受惠于国家资助,以优异成绩顺利毕业,并找到了不错的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没有教育文明,要公正处事,就必须细致入微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正是由于满怀爱心、细致入微的了解学生情况,担任辅导员以来,郝迪婧老师始终公正、公平地做好国家助学金的评定工作,保证了把国家关爱贫困生的政策落到了实处,使受资助的学生自信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爱是多渠道沟通

    作为辅导员,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教育,还是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都离不开“沟通”两字。辅导员除了要有为人师表、稳重成熟的一面,也要有与学生打成一片的亲和力。郝迪婧老师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为学生演唱歌曲《Proud Of You》,激励大家不畏困难、勇敢向前。

    除了开班会、面谈、发飞信等沟通之外,郝迪婧老师还认真履行“辅导员十个一工程”,有效利用博客这一载体与学生进行沟通。在工作过程中,郝老师积极学习、研究学生管理理论,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时事撰写博文与学生交流,并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等报刊发表了30余篇探讨学生教育管理的文章,文章也多次被人民网、求是理论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搜狐网、凤凰网、网易等主流网络媒体转载。比如一篇被《重庆日报》采用的文章,题目是《不妨对“最严考勤”多份理解》,当时,湖南大学知行学院采取“刷校园卡+验指纹”的考勤办法,堪称“史上最严”的高校考勤办法,在大学生中引起热议。郝老师撰写此文,就查考勤一事与学生进行交流。有同事好心提醒她:“有这时间不如搞科研”,但郝迪婧却认为,写博文与学生交流,可以使自己静下心来整理工作思路,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高自己的能力。

    爱是无私奉献

    郝迪婧老师是辅导员,也是一位年轻的妈妈,面临诸多压力,她没有退却。刚休完产假,她就不顾孩子生病,马上回到了学工队伍当中;为了使毕业生顺利安全离校,她没有理会孩子发烧住院时揪心的哭声,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回到医院,看到的总是孩子委屈的泪水;每当深夜走访完宿舍回到家中,她常会看到孩子在睡梦中抽泣,一问才知道,孩子哭着找妈妈,最后哭累睡着了。

    孩子太小,学管工作又辛苦、琐碎,有同事好心劝她调离辅导员岗位。她懂得同事的好意,但更明白学校有很多前辈教师舍小家为大家,为了学生,牺牲了很多,也常常顾不上自己的孩子,有的老师甚至把一两岁的孩子独自放在家中。比起他们,自己的付出算不上什么,更应该向他们学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郝老师时常会接到毕业生打来的问候电话,有些甚至是远在非洲的国际长途。不论毕业多长时间,学校需要联系毕业生时,她总能迅速联系到他们。更让郝迪婧老师感动的不仅是毕业生们每年的问候短信,还有他们对自己的关爱。有一次,一位老师找郝迪婧老师帮忙,让她找2010级毕业生做项目调查问卷,而且要得很急。郝老师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联系了毕业生,不想学生们不论是上班加班、忙碌疲惫,还是升本后学业繁重、考试不断,都克服了困难,两天之内就收到了反馈过来的一百多份问卷。

    文学家夏丏尊先生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正是用爱心温暖学生心灵,以真情启迪学生成长,郝迪婧老师先后获得院“十佳辅导员”、“优秀心理指导老师”、“资助知识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在2013年师德征文活动中,她撰写的征文获学院师德征文一等奖、河南省教育厅师德征文三等奖。

    辅导员是与大学生接触最多、联系最紧密的教师群体,对学生的思想养成、人格塑造和成功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虽然当辅导员很苦、很累,但苦与累换来的是学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是学生的认可与肯定。所以,付出再多的苦与累都是有价值的、令人欣慰的!辅导员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投身学工队伍建设,与广大教师共同谱写着“职教梦、水院梦”的美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