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心理健康  >  心理测量  >  正文

四川大学开设"大学生心理"必修课:如何控制情绪

阅读次数:次  来源:

学生

  本学期起,“大学生心理健康”开始作为四川大学大一下学期学生的必修课,共计1个学分

  老师

  30多位来自各个学院的老师去年经过一个学期的听课和试讲锻炼,通过考核后在这学期正式上岗,目前川大大学生心理的任课教师接近40人

 

  课程

  共设自我成长、情绪、学习、恋爱、沟通、目标、危机干预、急救8个专题、16节课,以传授实用经验为主,教学生们如何自我定位、如何控制好情绪、如何更好地与人沟通、如何正确树立恋爱观、在遇到危急情况时如何做出更为优化的选择和判断等等

   新学期开学,四川大学的大一学生们的课程表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门新增的公共必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在了每个学生的课程表上。和他们的学 长、学姐们不同,这门课不再只出现在选修课栏目中,不再是想学才选,而是和很多专业必修课排列在一起,所有学生必须学习。

  昨日,四川大学首堂“大学生心理”必修课开课,该校知名心理专家、中国催眠大师、世界华人心理学家协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格桑泽仁与200多名大一新生共同探讨了成才和成长这个心理话题。

  为何心理成必修课?

  杜绝盲区 普及心理教育

  据格桑泽仁介绍,此前川大开设有人际沟通、学习方法等应用心理学课程,但都是选修课,“学生有兴趣就选”,学校并未硬性要求每人都必须学习。

  这些年来,随着大学生心理受社会关注越来越高,以及大学生们自身对心理学的认知的增长,选修类似课程的学生越来越多,但一学期下来,能参加学习的学生也不过1000多人。对于全校每年万余新生的规模来说,不超过10%。

   剩下90%的学生都是心理教育的盲区。而长期的心理教学经验告诉格桑泽仁:“真正需要心理干预、需要帮助的学生往往并不会主动寻求帮助”,“他们往往把 内心隐藏起来,甚至表面看起来健康、优秀”,但在遇到极端情况,或者危急情况下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和判断,导致严重的后果。

  类似的案 例在国内屡见不鲜,“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把心理课作为必修课的原因”。格桑泽仁说,从本学期起,“大学生心理健康”开始作为大一下学期学生的必修课,共计 1个学分。同时,原来的心理学方面的选修课仍然保留,对心理学有兴趣的同学仍可修习。“这样,心理教育就真正能够在川大普及了”。

  心理课都学些什么?

  情绪、恋爱、沟通、危机干预……

  “大学生心理”必修课学什么?

   格桑泽仁介绍,由于学生们的学业压力比较大,“大学生心理健康”将以专题的形式开展,整个学期共计8个专题、16节课。“都将以传授实用经验为主”。八 个专题分别是:自我成长、情绪、学习、恋爱、沟通、目标、危机干预、急救等。在整个学期里,不同的老师将发挥自己的专长,教学生们如何自我定位、如何控制 好情绪、如何更好地与人沟通、如何正确树立恋爱观、在遇到危急情况时如何做出更为优化的选择和判断等等。

  在昨日的首堂课上,格桑泽仁老师就和200多位材料学院的学生们共同探讨了“成才与成长”这个心理话题。这个看起来有些程式化的命题,老师却选用各种游戏和故事来分解。

  说到个人的决定和判断对成长的作用时,三位同学分角色扮演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个角色。通过他们的对话,学生们开始思考:“原来自己过去的决定注定了现在的状态,而现在的决定决定着未来”。

   课堂上,有关阿姆斯特朗的故事也让不少学生印象深刻。这位第一位登上月球的人,小时候的梦想就是———长大了当飞行员。常人听说孩子有这样的理想普遍会 说“你一定要坚持,你会成功的”等等鼓励性的话。而阿姆斯特朗的妈妈说的是:“记得回家”。这位妈妈的话把儿子置于了他的人生目标里,也最终使得儿子实现 了梦想。格桑泽仁说,这一故事在心理学上的暗示就是:“人要活在终极目标里”。

  心理必修课为何难开? 专职心理教师普遍缺乏

  对于心理学必修课,学生和其他老师的反应都是一片叫好声。在格桑泽仁的微博以及四川大学校园BBS上,昨日参加了首堂课的不少同学留言感慨说:“很有用”,而还没有轮到上心理课的学生们也有不少留言表示:“将关注。”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一位辅导员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大学里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阶段的心理问题,例如,新生可能会对新环境有适应问题、女生有和室友的关系问 题,到了大二可能就是恋爱问题了,到了大三、大四则是学习压力以及就业压力、考研的压力等等。这些问题都可能成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因,在大一下学期开设 相应的心理学技巧和知识,将有利于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心理和情绪状态,正确处理心理压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教授王梅早在2008年就曾呼吁所有大学设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分年级开展不同的心理辅导课程。那么,为何类似的“好事”高校不早开展呢?

   “这主要是受制于师资,此外,高校的课程设置结构也让心理学被纳入必修很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川内重点高校心理学教授介绍,长期以来,心理学方面的 老师多是辅导员培训以后上岗,单列的编制很少。师资是个长期存在的难题。特别在一些普通高校,心理咨询尚属起步阶段,多数市属高校或者高职类院校中,专职 心理教师缺乏是很普遍的。

  成都商报记者查阅了省教育厅相关文件,按照四川省在2008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上定下的目标:全省高校到2010年要实现心理学教育1:3000的师生比,每所高校配备专职教师不少于2名。单从目标设定来看,离上必修课的师资还有很大差距。

  而据格桑泽仁介绍,该校为了配足师资,早在去年就开始启动了开设必修课的准备工作,30多位来自各个学院的老师去年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听课和试讲锻炼,通过考核后才在这学期正式上岗,目前该校大学生心理的任课教师就接近40人。(成都商报记者 汪玲 刘霏霏)


上一篇:女儿抑郁,父亲写5年拯救日记
下一篇:心理减压二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