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心理健康  >  正文

3月11日晚,JX2202教室座无虚席不时传出阵阵掌声,心理咨询中心倪凤琨老师受自动化系女工部邀请为该系学生义务作了一场“透视恋爱、把握自我”的心理讲座。

阅读次数:次  来源:

一、直面寄养的现实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工作生活观念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一些城镇小学内出现了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不与自己的父母生活 在一起,而寄居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姑姨或叔叔、大伯家,并且由他们这些长辈代为照顾、抚养、教育,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为寄养。生活在这些家庭中的儿童称为 寄养儿童。这样的儿童有多少,是什么原因把他们寄养在外,他们在想什么?他们的状况如何?他们的心理发展如何?为此,我们成立了课题组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调 查研究。
  我们选取了两个县级市和两个县的12所城区小学,以“长期不在父母身边生活或曾经不在父母身边生活”为限调查显示:寄养儿童占在校 学生总人数的9.2%,在外寄养7年以上的占寄养人数的76%,从婴儿期就寄养在外的占寄养人数的80.5%。究其寄养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类:因计划生育 超生,不能在家生活;父母病故或离异;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父母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照顾家庭;还有一部分是望子成龙,把子女送到条件比较优越的环境中学习, 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从被调查小学的中高年级寄养儿童中,计划生育超生和外出打工寄养在亲戚家的占62%,父母病故或离异的占21%,工作繁忙无暇照顾 子女和以求学为主的占15%。
  二、寄养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 1、调查结果不容乐观
  我们采用华南师大心理学系编制的“心理健康 诊断测验”100题,对分布在12所学校的小学中高年级的寄养儿童进行测试,并且与正常双亲家庭的学生作测试对比。结果发现,寄养儿童在对人焦虑、孤独倾 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身体症状倾向等方面得分很高,说明在问题程度上寄养儿童以孤独、自责、恐怖、易冲动等方面明显强烈,并带有普遍性,而对学习焦 虑、过敏倾向方面明显次于正常家庭的学生。同时,我们抽取了100名寄养儿童与 100名正常家庭学生采用耶鲁心理学家彼得·沙络维的“情绪稳定测量表”进行测验,结果也发现82%的寄养儿童得分在25分以上,表明他们的情绪基本稳 定,对事情的考虑过于冷静,处事淡漠消极,不善于发挥个性。自信心受到压抑,办事热情忽高忽低,瞻前顾后,踌躇不前。
  2、寄养儿童的家长的担忧
   走访中,相当一部分收留寄养儿童的家长告诉我们:这些孩子在外高高兴兴,有说有笑,一回到“家”中,就收起了笑容,沉着脸,一副寄人篱下的受气样;与他 交流思想、谈心,他就认为是在找他的差错,你说什么他都听着,就是不与你争辩,可事后落实到具体事情上,还是我行我素,把你的教育当作耳旁风。在我们走访 的寄养儿童所寄居的家庭中,大人普遍反映这些孩子不善沟通,爱说谎话,什么事都闷在心里。放学不及时回家,喜欢找一些比自己差的学生玩,疏远好孩子,喜欢 从差孩子群体中寻找自尊。这部分学生的常规习惯比较差,做事不主动,总是偷偷摸摸做事。寄养家庭的大人给他东西,他推说不要,可背地里偷钱、偷东西。在外 边发生的事从不回“家”讲等。
  寄养儿童父母如是说:我深深地感觉到孩子与我们的心越来越远了,什么知心话都不跟我们说,动辄还跟我们发脾气。
  3、寄养儿童苦不堪言
  在对100名寄养儿童的问卷调查“你最想向人诉说的一句话是什么”统计后,我们吃惊地发现:
   他们从小生活在别人家中,与寄主家中的孩子相比,常常被冷落,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又不好意思张口去要,长此下去,自主性得不到张扬,需要得不到满足,慢慢 地产生偷做、偷拿的心理。几次的成功,有满足感和陶醉感更强化了这种心理行为。久之,形成一些不良的习惯——偷钱、偷东西、偷偷做事。在对一些寄养儿童的 调查中,我们频频感觉到,他们情绪消极,缺乏朋友,自卑、缺乏自尊,他们在人生的初期就强烈的感到自己的无助。
  在调查中,从心底发出感叹“我好像没有亲人”的占42%,可见他们多么的需要爱的呵护。一位被调查的学生竟谈到“将来他们(指父母)老了,我就把他们放在养老院,也是一星期接一次。”
  4、一线教师的直言
   被寄养的孩子由于与父母的感情剥离过早,不安全感增强,极易形成冷漠的个性、自卑、缺乏同情心、对人不信任,还可能成为具有破坏性和攻击性的人。而由祖 辈抚养的孩子,又往往娇宠有加,容易形成任性、贪图享乐、不负责、有冲动性和攻击性的个性。孩子长期寄养在外导致亲子之间亲情淡漠,其对父母怨恨、性格内 向,躲避现实,不易与人交流。与人相处不能坦诚相待,好说谎话,具有较强的防御心理。他们往往形成两面性人格,即在寄养家庭中的容忍和在外遇事后的宣泄暴 怒。更有一类表现异常的同学,行为拘谨、刻板,过分约束自己的追求,努力做到尽善尽美。但这恰恰是我们感情最脆弱的一面,一旦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心理崩 溃,易走向极端。
  三、现状的思考
  1、问题之一:孩子寄养在外利少弊多
  父母作为儿童的法定监护人具有不可推卸的 抚养子女的责任。他们是造成这些寄养儿童心理发展障碍的第一责任人。不管是什么原因,孩子都有在父母身边接受教育的特权。孩子的身躯可以寄养,孩子的心灵 不能寄养。亲情的缺失,自信心的不足,自卑感的增强直接影响孩子后天的发展。亲情之爱是世间最美好、最纯真的爱,是其它任何形式的爱都无法替代的。孩子在 父母身边可以撒娇宣泄,可以无拘无束地言事,哪怕是受到极大的委屈,也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在别人家生活就不同了。其内心不断强化心理防线,无形地增强了与 收留者的心理隔阂。孩子需要亲情关怀,经常见不到父母会淡漠亲情,这将影响到孩子日后对人对事的态度。生活在亲戚家,不断地感受周围的人对自己与主人的孩 子的态度不一致,当常常受到冷漠时,会产生一种报复心理,恨受宠的同龄人、恨周围的人、更恨自己的父母。长大后,回到了亲生父母身边生活,由于感情的疏 远,出现“亲生后母”现象,这是必然的规律。
  2、问题之二:收留者是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寄养儿童
  寄养儿童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走入收留者的家庭,都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①把寄养儿童当作一件物品来寄存。收留者出于同情、无奈的情况下收留寄养儿童,两家关系处理的好,皆大欢喜。大人之间的关系处理的不好,常常会把孩子当 出气筒,把大人间的矛盾转嫁到孩子身上,动不动拿来教训一顿,或拿“送回老家”的话语来恐吓之。孩子本来与收留者就有心理距离,长此以往,孩子内心更加封 闭,什么都不肯说,有问题困难都自己扛着,解决不了就采取哄、瞒、骗、偷的方法,对健康人格的形成起着负强化作用,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羞怯、自卑、疑心、 走神,个性受到压抑、欲望得不到满足等。
  ②把收留寄养儿童当作一种寄托,一种对子女的补偿。这一种大多是祖辈抚养儿童,他们为了弥补对子女 的愧疚,往往对隔代亲宠爱有加,一味满足儿童的各种需求,形成这些儿童任性、贪图享乐、不负责任、有冲动性和攻击性的个性。具体表现在学校做“大款”,请 吃请喝,花钱雇人做作业,结成团伙,胡作非为,钱不够用,去偷,家里偷,外面偷,勒索弱势学生,形成学校内外不安定因素。
  ③把寄养儿童当作 一个发展的人对待。这是一类表现比较出色的寄养儿童,寄养双方都有一定的责任感,孩子很争气,收留寄养的家长非常关心他们的成长,经常交流思想,并给以学 习上的辅导,其学习成绩一般很好。但这类学生非常脆弱,经不起失败的打击,对自己要求特别苛刻,而且缺乏合作意识和能力。这种表面上的优秀,掩藏着很大的 心理危机,他们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沟通,缺乏真情的流露。
  3、问题之三:教育工作者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去关心寄养儿童
  在农村甚至是城镇小学,由于学额多,老师的主要精力大多还是停留在知识教学上,缺乏耐心细致的教育,对学生主要是看管,不出问题就行。
  其次,是观念问题。许多教师认为,心理疾病只有中学生会出现,小学生无忧无虑,或者说寄养儿童都是这样,时间长了,年龄大了,自然就好啦。至于说怎样帮助他们改善人际关系,怎样克服他们的自卑心理及微妙的心理变化对其身心的影响等等那是专业老师和班主任的事。
  第三、学校缺少这方面的专业教师,多数教师对心理健教育自己都不了解多少,甚至有部分教师自己还存在着心理疾病。
  四、学校的应对
  面对日益增加的寄养儿童现象,它已不仅是个人问题和家庭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人口素质的大问题,因此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
  1、舆论宣传
  让社会都了解这一群体的存在,让他们都知道这些孩子的现状以及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提高父母的认识水平,让孩子享受到最起码的亲情。改变人的生育观念,教育家长,为人父母不要抛弃自己的孩子,重视与子女的心理沟通,不要只是物质关怀,只图眼前利益而贻害下一代。
  2、加强学校教育
  学校不可能杜绝这种现象的存在,但教师要做好细致的工作,尽量降低对这类孩子的心理伤害。班级创设家的氛围,使其不断感受亲情的温暖。建立典型学生档案,有针对性地帮助教育,增强其自信心,做生活的小主人;引导他们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消除自卑心理。
  3、与家庭合作
  学校要与寄养儿童的父母及收留者保持密切联系,经常沟通,共同指导,以情感化,以言导行,使之用健康的心态投入学习、生活。
  参考书目:
  1、何国明、叶水涛主编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1年8月
  2、郑希付《无情的心理伤害》2002年3月《小学德育》

上一篇:城市“寄养儿童”潜藏成长隐忧
下一篇:女儿抑郁,父亲写5年拯救日记